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赞成以各种“低碳”的方式过春节,但反对的声音也在不断响起。诸如“失去了年味”、“对传统文化的伤害”等等都成了反对的理由。
其实反对的理由也并非没有道理,毕竟放鞭炮、通宵点灯等方式是很久以来中国人过春节最习以为常的做法,但是“低碳春节”这一概念的提出,或许当初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醒人们培养节能环保的“低碳”意识。
过去的这两年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低碳”概念开始不断渗入到生活和工作的许多方面中来。吃、穿、住、行,样样都希望能做到“低碳”,各种各样的“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也扑面而来,常见的比如“少开车,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随手关灯,少用空调”等等,夸张一点的建议像是“不使用大尺寸的显示器”、“尽量不叫外卖打包送餐”等等。
渐渐地,不管是遇到“世博”也谈低碳,遇到“亚运”还谈低碳,甚至现在过春节也要再讲低碳。于是在网上已经看到有些反对意见表示,有些关于“低碳”的诸多建议并不实用,都是环保主义者在“唱高调”罢了。
春节期间,很多地方的报纸都报道了有关“低碳”过春节的新闻,虽然新闻报道中提到的很多低碳方式可能使得这个“年”过得或多或少缺了些年味,但从培养更多人拥有“低碳”意识的角度上来看,并没有错。
“低碳”概念自提出以来并没有历经多长时间,尽管对于很多具有良好环保意识的人而言,这已是老生常谈,但面对中国十几亿的人口来说,还是有很多地方和很多人需要了解并认识“低碳”的重要性。
去年下半年,不少地方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的国家任务,用类似“拉闸限电”、“工厂停工”等非常极端的手法以达到减少能耗的目标,特别是某些地区在面临高温天气考验的同时,却被迫无法用电消暑。
不少媒体极力反对这样的极端做法,节能减排绝对不是今年或者明年的事,这是个长久持续下去的话题。要“低碳”,除了升级使用低能耗高效率的生产方式外,还有就是尽可能让更多的普通大众在一点一滴中把能源和资源都节省下来。
关于“低碳”过春节的提议,有媒体撰文表示,过一个低碳的年不仅是一个新的话题,更是一种道德的选择,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节约环保型的春节生活,你只需要小小的留心和付出,节能减排的效果就会立竿见影。
有不少环保组织都提出“低碳”生活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在新春佳节中节约能源,改变高耗能的生活和消费习惯,过一个低碳绿色的春节,既是传统习俗与新年趣的有机结合,又是一种时尚的追求。
其实说到底,时尚与否并不重要,用“时尚”的概念也无非是希望能激发更多人能拥有低碳的生活方式。如今我们提出了“低碳”春节,将来“低碳”概念会跟越来越多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只为常说常新,不断在人们耳边响起“低碳”的声音,提醒人们在生活中养成“低碳”的习惯。本报记者 任超然
参与互动(0) | 【编辑:许晓娟】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