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安徽宿州筹资兴修农田水利工程 全力抗旱保苗

2011年02月22日 14:30 来源:中广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安徽宿州市是全国粮食主产区,面对冬春连旱,安徽宿州埇桥区采取财政补助一点,群众一事一议自筹一点的办法,多方筹措资金,集中力量兴修水利、开挖沟渠,记者采访时发现,这两年新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正在今年的抗旱保苗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帮助当地农民将旱情影响降到了最低。中国之声连线正在现场采访的安徽宿州台记者汪春松。

  主持人:介绍一下你看到的情况?

  记者:我现在是在埇桥区朱仙庄镇小李村的麦田浇灌现场,在我身后是各种大小不一的沟渠,这些都是村里年前刚刚新建的小型水利设施,许多村民们正通过这些沟渠把水抽到麦地里进行浇灌。

  由于距离水源比较近,储水比较充足,面对旱情村民还是有信心的。他们告诉记者,村里水沟给他们帮了大忙。

  主持人:今年宿州的旱情怎么样?

  记者:宿州市是全国粮食主产区,自2010年9月下旬以来宿州市降水异常偏少,总降雨量只有10-20毫米左右,是正常年份的10℅左右,是自195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降雨量最少的一年。去年秋种,宿州市广泛开展了抗旱保苗工作,但由于一直无有效降水,旱情持续发展。目前,全市630余万亩小麦,受旱面积有400万亩左右,其中严重干旱面积超过100万亩。

  主持人:修建这些水利设施资金怎么解决的?

  记者:宿州市埇桥区采取财政补助一点,群众一事一议自筹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修建农田水利开发沟渠。我刚采访了一名村民,他表示这个钱花得非常值得,旱涝不靠天,可以直接从沟里抽水灌溉。

  主持人:这些农田水利工程在今年的抗旱保苗中起到的作用明显吗?

  记者:作用非常明显,以前由于水源较远,许多村民一直没能灌溉。如今,村里开挖的沟渠,把水直接引到了村民的地头,为他们浇灌麦田提供了方便。小李村全村共挖了5条大沟、4条中沟和26条小沟,这些沟渠能够使这个村5000余亩麦田实现灌溉的全覆盖。农田水利小工程在当前的抗旱保苗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