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陕西:欲兴秦要先兴水 关中水利现状调查

2011年02月25日 10:29 来源:陕西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号文件”让水利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兴秦先兴水,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陕西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兴水治旱史。对于陕西,这个水利之年具有了无比深刻的含义。

  “半个世纪前,中国的水利事业为中国的富裕奠定了基础,那是一场有关‘水’的革命。今天,当党中央用战略高度和密集出台的政策为水利发展绘就蓝图,水利无疑将迎来属于自己的二次革命!”陕西省水利厅厅长王锋用“革命”二字定义水利,可以预见,“水利”将以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在三秦大地上再度兴起。

  靠天吃饭 患病的水利设施

  2011年关中大旱,50年来的第二个大旱之年,让兔年的春节有了特殊的意义:还在正月里,抗旱就成为陕西人面对的头等大事。

  当水利技术员奔波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耙耱划锄,当老乡们又拿起家中的辘轳用最传统的碾压为麦苗争取活下去的可能,当气象专家反复预测着那遥遥无期的雨水,水利设施成为人们最大的希望。

  然而现实是:垮塌淤塞的渠道、年久失修的排灌机埠、病险的水库、干涸的水井……水利设施在患病中艰难运行。

  “我们村里的斗渠,好多年都没人修了,现在根本不能用,眼看着有水就是灌不到自家的地里。”渭南市合阳县农民李老汉看着自己地里严重受旱的麦苗无奈地说。

  “靠天吃饭”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据调查统计,全省大中型灌区因永久性占地导致67.7万亩失灌,因田间工程配套不全导致544万亩面积失灌,因工程老化失修导致586万亩面积灌溉保障能力下降,因破坏残损导致40%的小型农业灌溉工程不能正常运行。

  宝鸡峡灌区素有陕西 “第一大粮仓”之称,有效灌溉面积296.5万亩,为全国十大灌区之一,多年来灌区以占全省耕地1/18的灌溉面积,生产了占全省粮食总量1/7的粮食,提供了占全省1/4的商品粮,累计增产粮食达257亿公斤。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渭河上游生态环境恶化和水资源无序开采,导致径流骤降,来水锐减,枯水期河源几乎断流,供需矛盾异常尖锐,每年缺水1.4亿立方米。

  如果说水库就像人的心脏,渠道就是人的血管。只有心脏而没有完备的渠系建设,是很难发挥水利设施的作用的。而现在的末级渠系得不到应有的维修养护,许多渠道成为“断头渠”和“垃圾渠”。

  站在宝鸡峡灌区的一段干渠上,记者看到,除了不多几处通过衬砌水泥混凝土加固外、多数的渠道还是土渠,渠道被淤泥、杂草和垃圾所占据,珍贵的水源在这里缓缓的流动,一点点的消耗。

  据介绍,该库区的水通过河道向下游输送时,有三分之一的水已损耗,进入干、支渠后,至少十分之一的水在土渠中渗漏,当水流过末端的斗渠进入农田,剩余的水又跑冒滴漏了20%。

  水利变得无力,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现状。在陕西水利厅的一个调研报告中这样写到:投入欠账多,大型灌区只解决了一些“卡脖子”的急、难、险、重问题;中型灌区和小型水利工程长期处于“吃老本”状态,多年无固定的投入,老化残损问题日益加剧,服务功能不断衰减。

  历史欠账 “啃老”的水利命脉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句话曾经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兴修水利成为各地的重要工作内容。在陕西以平地改土、兴水治旱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使我省的农业灌溉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那时候,村里的劳动力都要去修渠,这是算工分的。主要都靠人拉肩扛,很辛苦,但大家都没有怨言。”咸阳市底张镇孙家村的袁金胜这样回忆当年兴修水利的景象。

  水利厅调研报告中的一组数字,清晰地说明着水利的欠账。解放初期的10年间,按照蓄水为主、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的“三为主”方针,兴起陕南建库修塘、关中打井修渠、陕北打坝修地的热潮,10年平均年增灌溉面积79万亩,至1960年全省灌溉面积达到1125万亩,是新中国成立前的3倍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坚持“蓄引提结合、大中小并举”的方针,先后建成宝鸡峡、冯家山、交口抽渭、石头河等一批大型骨干灌溉工程和数量众多的机井、抽水站等小型灌溉工程,全省设施灌溉面积突破20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940万亩。

  但是近年来,主要工作则是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努力恢复灌溉面积。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农村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变化,‘包产到户,水利无用’和‘粮食过关,水利靠边’等思想在一部分群众中滋长,导致大量灌溉设施管理主体缺位、人为损坏严重,使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减到1984年的1840.58万亩。”宝鸡峡管理局的高明强介绍道。

  高明强掰着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根据2000年完成的宝鸡峡节水规划,在2020年之前,投资32亿元完成对宝鸡峡干支渠的改造。截至目前,规划已经实施了10年,按进度应该是工程进度过半,然而,现实是,10年仅仅完成投资3亿元,到位资金2.6亿元,只完成了改造任务的10%左右。按照现在的投入现状,全部完成宝鸡峡的节水改造项目,至少需要60年。带来的结果是改造的速度赶不上老化的速度。”

  无疑,“啃老”已然成为现在水利不得不面对的尴尬。据调查统计,全省大中型灌区因永久性占地导致67.7万亩失灌,因田间工程配套不全导致544万亩面积失灌,因工程老化失修导致586万亩面积灌溉保障能力下降,因破坏残损导致40%的小型农业灌溉工程不能正常运行。

  管理积弊 陈旧的水利体制

  如果说陈旧的设施是水利的外伤,那么管理的积弊则是水利的隐痛。

  “我们给农民送水,基本是不赚钱的,主要收入靠发电这一块。就宝鸡峡管理局来说吧,共有职工2000多人,要养活这些人都很困难,更别说有多余的钱搞建设了。”付局长不无担忧地说。

  “我1995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有16年工龄了。但现在还算是年轻人。由于水利收入少,待遇低,已经很多年没有新鲜血液进入,即使进一些大学生也很难留住。”宝鸡峡的一位管理员说。“灌区职工工作环境艰苦、收入很低,多数基层水管单位入不敷出、人才流失,水利职工收入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劳动付出与薪酬回报反差巨大,蕴藏着潜在的隐忧。”王锋厅长对水利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即使有人,陈旧体制的禁锢也很难让这些人发挥有效作用。我省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基本都设有专管机构,采取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共有国家正式职工1.43万人,其中大型灌区0.96万人、中型灌区0.47万人;斗渠以下末级渠系主要由群管组织维护运行,共有农民身份的群管人员2.08万人。

  尽管人员不少,但是长期以来,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在一些地方十分突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小型水利工程失去了管护责任主体,由于缺乏跟进政策和措施,致使这部分工程设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对于大型灌区来说,虽然国家加大了骨干工程的投入,但日常管理运行和维修养护经费财政投入不到位,长期处于“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尴尬境地。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和影响,各级在水利投入方面存在着等、靠、要思想,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不少工程没有建立起良性运行机制,不少水利投资被截留挤占或挪作他用,造成水利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背负包袱重。

  对于这些问题,王锋厅长曾痛心疾首地说“这些体制性、机制性、根本性问题解决不好,试问作为水利人,我们何谋新的发展?”

  集结号响 为了水利二次革命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水利愈加受到各级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大力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被写入“十二五”规划。根据规划,未来五年,我省将规划新修基本农田250万亩,改造提高基本农田50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30万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3提高到0.55,可节水1亿立方米以上,相当于新建1座大型水库。“十二五”末全省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6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000万亩,确保我省粮食安全的农村水利保障体系将基本形成。

  不仅仅是农田水利,“十二五”期间,从重点水源工程建设、防洪抗旱工程体系到城乡供水设施都将迎来自己的春天。未来五年:

  我省将开工建设关中、陕北两大供水网络。到“十二五”末,全省新增供水能力18亿立方米。按用水对象,城乡生活和工业增加13亿立方米,农业灌溉增加5亿立方米;按供水区域,关中增加10亿立方米,陕北增加6亿立方米,陕南增加2亿立方米。

  沿河大中城市和重点村镇将达到规定防洪标准,防洪保安能力显著提高,渭洛河下游、三门峡库区、南山支流及安康东坝等地区的严重水患将得到治理,全省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和抗旱减灾能力大幅提升,渭河初步实现“堤固、洪敞、水清、岸绿、景美”,成为关中的防洪安澜屏障和绿色生态走廊。

  全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25万平方公里,新建加固淤地坝4800座,使我省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由“十一五”末的不足一半增加到三分之二,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地下水严重超采状况得到扭转,河湖湿地及地下水生态保护体系基本建成,重点河湖和湿地水生态环境得到初步修复,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将基本全面得到解决,实现民生水利的历史性突破;全省县城可新增日供水能力23万吨,新增县城饮水安全人口230万人。

  ……

  现在,水利二次革命的战鼓已经敲响,水利发展的新浪潮即将再次到来,我们期待着陕西水利人为三秦大地再次创造奇迹。本报记者 沙莎 康传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