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低碳经济的“少”与“多”

2011年03月10日 11:23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达8GW,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但只有0.4GW用在国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举出的这两个数字令人深思。

  太阳能电池组件产量如此之“多”,多到占全世界的一半,我们是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大国。然而应用又如此之“少”,少到不及发达国家的一个零头,我们又成了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小国。对低碳技术和产品应用的不足,成为我们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亟须重视的问题。

  我们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建在上海虹桥枢纽屋顶上,但因为没有上网电价补贴,使用者在经济上并不划算。褚君浩代表说:“我们迫切需要制定上网电价等促进太阳能电池应用的法规。”

  不仅仅是太阳能电池组件,还有不少传统、成熟、经济的低碳技术和产品,如外遮阳设施、门窗密封技术、墙体保温技术等未能受到重视,还有很大推广空间。

  在褚君浩代表看来,低碳经济发展目前面临两大问题,除了低碳产品市场应用少之外,还有一“少”,也就是拥有的核心技术“少”。“现在大部分高新低碳核心技术在国外,企业如果不加强对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就只能引进再引进,费力不赚钱。”

  以LED产业为例,目前,我国LED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主要集中在下游。国产LED芯片大多是中低端小功率的产品,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的性能还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80%以上的大功率LED依靠进口。

  目前,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关键是大力发展高新低碳技术,在“质”上提高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另一个关键是要有政策鼓励和引导低碳技术的广泛应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广节能技术,运用节能设备和推进低碳城市试点,要鼓励企业共同出资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共担风险、共享成果,对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项目,政府要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未来我国的低碳经济的产品应用和核心技术成果都将由“少”变“多”。佘惠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