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石元春教授:生物质能源不能再坐“冷板凳”

2011年03月14日 09:1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下,发展新能源已成社会各界共识。业内专家表示,生物质能源是具有优秀发展前景的新能源,但目前在研发和投入方面均存在不足。在全球加强新能源布局的大背景下,中国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和经济支持力度,让生物质能源不再坐“冷板凳”。

  在近日在京召开的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展示会上,两院院士石元春教授表示,“十一五”期间国家对新能源的关注度更多地集中在了风能、太阳能领域,相比之下对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关注较少。“生物质能源坐了冷板凳。”石元春院士说。

  记者从展示会上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在甜高粱燃料乙醇制取,木薯燃料乙醇制取,生物质直燃发电,牧场废弃物沼气发电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体系日趋成熟。我国新近更是提出,要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

  但另一方面,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仍未能形成声势。据悉,在国务院2008年通过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为生物质能源规划的比重是最大的。然而具体到生物质能源中的燃料乙醇的应用,原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吨,但实际完成情况并不理想。

  石元春院士表示,目前我国燃料乙醇产业从使用粮食原料向使用“非粮”原料的方向转变。目前,使用甜高粱和木薯等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业内也称之为1.5代)已成熟,在我国已形成了每年20万吨的产量。

  有业内专家表示,虽然目前国内的燃料乙醇产业还部分处于以粮食为原料的阶段,但国家通过的政策调控,已完全避免了燃料乙醇“与民争粮”的情况,而且正在积极鼓励发展将纤维素转化为燃料乙醇的最新技术。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开发生物质能源,不仅可以持续提供清洁能源和改善环境,还可以通过发展能源农业,转变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扩展农民增收渠道。相关资料显示,目前1.5代燃料乙醇技术的投产对于拉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例如,企业通过建设木薯种植示范基地、推广优质木薯品种、保价收购等方法,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也促进了木薯产业集约高效发展,推动了当地木薯产业升级。

  “资源是新的、产品是新的、产业是绿色和可持续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新经济增长点。”石元春院士针对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说。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许多国家都在争相发展生物质能源。巴西燃料乙醇汽油总产量约占全球该类消耗总量的1/3。美国计划2020年使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基产品较2000年增加10倍,达到能源总消费量的25%,2050年达到50%。欧盟委员会也提出,到2020年,运输燃料的20%将用燃料乙醇等生物燃料替代。此外,日本制订了“阳光计划”。印度制订了“绿色能源工程计划”。加拿大、法国、瑞典、德国、墨西哥、韩国和泰国等,均有发展石油替代产业的计划,并有不同规模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已意识到,以燃料乙醇产业为代表的先进生物质能源利用将在未来人类的新能源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不过从技术上看,我们与国际一流的生物质能源技术仍有差距。”石元春院士说。据悉,如全球最大的工业酶和工业微生物制剂生产商诺维信公司近年来大力发展以取自农作物秸秆等纤维素的第二代乙醇生物燃料技术,目前该技术已开始初步商业化。据公开的资料显示,在过去2年中,诺维信将生产纤维素乙醇所需酶的成本降低了约80%。诺维信预计全球纤维素生物燃料的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目前诺维信正在通过与全球生物燃料工业的众多企业合作,加速纤维素乙醇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开发和实施,进一步降低纤维素乙醇生产用酶的成本。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新能源是事关未来中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国内原油消费继续快速增长,1-10月份国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累计达1.9亿吨左右,同比增10.6%;进口原油1.98亿吨,同比增长20%。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55%,石油安全面临的形势趋于严峻。

  “我们希望政府能制定更进一步的政策来推动新一代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石元春院士说,“同时应加大研究包括财政补贴在内的多种经济激励手段,促成政府、企业、技术研发机构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合力,加快战略布局,推动中国新一代生物质能源尽快缩小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差距,为中国在未来新能源时代获得优势地位打下扎实基础。”(记者周文林)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