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日本核泄漏:“陷危”与“解危”皆教训

2011年03月23日 09:4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由于成功接上外部电源电缆,启动了冷却系统,并对露出水面的燃料棒的机组实现连续注入海水的降温作业,到3月20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经历9天的核泄漏危机之后,开始出现“解危”曙光。

  纵观这一场危机,属于强震的次生灾难的核泄漏,其“陷危”还是有“人为”的因素。

  从一开始冒出白烟之时,不论是东京电力还是日本政府,都有“问题不大”的掩饰冲动。他们动机或许不同,如作为投资经营方的东京电力,想保住核电站,维护其长期投资利益,表现出“投鼠忌器”式的迟疑。日本政府在强震和海啸救灾压力上升时,不想再引入或放大核恐慌,没有断然采取接管行动。由于日本政府获取与核有关的信息、极度依赖于东京电力的提供,这使开始阶段就错过了最佳的消灾和决策时机。

  德国科学家强调,日本对核安全的管理是世界一流的。居于中心震源不远的福岛核电站,挺过里氏9级强震和海啸的第一波冲击,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即便如此,福岛核电站之后慢慢陷入了危机和形势恶化的事实,说明了管理和安全有时会构成矛盾。这对世界上其他拥有核电站的国家,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从其“陷危”后进入“解危”努力,同样具有教训意义。机组爆炸后,真正意义的核灾难已露出端倪,留给解决核危机的时间并不多。有些专家提出用硼酸倾倒法阻止核裂变,结果发现,这反而增加了核物质大规模外泄的风险。美国向日本紧急运送的硼酸,最终没有被日本人贸然派上用场。

  日本的机器人技术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但人们发现,在这样“大难临头”的灾难面前,机器人也没多大用处。

  越是在可能一不小心就立刻形势恶化到不可逆的场合,就越该对高技术持谨慎态度,有时人们打着“科学的方法”的旗号,却做了不科学的事。在关键时刻,反而就是那些“死士”自杀性地冲入机组内部,冒死启动了柴油内部动力系统,才恢复核冷却系统,实现向机组连续注入海水,最终逆转恶化的危机。

  因“人”的懦弱和投机主义而“陷危”,又因“人”的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而“解危”,大灾难考验了人性的无敌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总有声音在反复说“只有人,且只会是人,才是最可宝贵的”。好好地爱人类吧。

  □石渝(学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