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屏障保护,应对事故能力远高于福岛核电站
最近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故造成了严重后果,作为中国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的大亚湾核电站自然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它能否抗击地震海啸等极端自然灾害?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大亚湾核电站建有五道屏障,安全水平和严重事故整体应对能力明显高于福岛核电站,在极端事故情况下不会出现类似福岛核电站的后果。
一是技术路线不同。沸水堆没有蒸汽发生器,直接用沸水产生的蒸汽推动汽轮机,正常运行时,蒸汽就有放射性,一旦发生故障,放射性还会增加,检查和维修有难度。据国家核电重大专项委员会专家濮继龙介绍,福岛核电站事故机组采用的是老式的单层循环沸水堆,冷却水直接引入海水冷却一回路,属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建设的早期核电技术。
濮继龙说,大亚湾核电站采用的是压水堆技术,在技术上充分借鉴了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和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经验,技术上已大大改进,具有安全性高、技术先进可靠成熟等特点,属于上世纪90年代后建成的较先进的核电站。目前全世界有70余台同类机组在运行,积累了1000多堆年的同类型核电机组运行经验。
二是专项安全设施不同。濮继龙说,福岛核电站采用的是40年前的技术,反应堆安全壳空间较小,只有3400立方米左右的空间,在严重事故情况下升压进程较快,容易发生氢爆。大亚湾核电站的安全壳由钢筋混凝土圆柱体组成,有49000立方米的空间,可以有效降低并稀释氢气浓度及延缓安全壳升压时间。与此同时,在安全壳内安装了氢气消除系统,数十台应对氢气风险的氢气复合器可以化解严重事故情况下安全壳中氢气积聚引发氢爆的风险。
此外,大亚湾核电站还配有沙堆过滤器,在极端工况下,如果安全壳压力超过设计值,沙堆过滤器可以使安全壳内的气体排向大气,沙堆过滤器能够滞留气体中绝大部分放射性核素,避免一回路中的放射性物质直接失控向环境释放。
三是地质条件不同。据国家能源核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专家李忠诚介绍,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处于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带上,地壳运动活跃,强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俯冲、碰撞地带上。
大亚湾核电基地的厂址是从广东省沿海地区10多个备选厂址中优选出来的,其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的沿海地带,远离构造变形强烈的南北构造带和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带,厂址附近无断裂带,地壳安全稳定,历史上也未出现过超过里氏5级的地震。
四是应对海啸的能力不同。本次日本福岛核电站在地震后是安全可控的,相关厂房和设施基本完整。根据目前事故分析,海啸淹没柴油机是导致事故出现不可控并逐步恶化的起因。因此,大亚湾核电站能否应对类似海啸是外界关注的问题。
李忠诚说,大亚湾海域属于边缘海,由于海水不够深,只有二三十米,而海啸的传播需要近千米的水深。边缘海与外海之间一般都有“岛弧”相隔,“岛弧”就是一系列的岛链,地震波造成的海啸只能从岛链的缝隙中传进来,能量有限。我国海岸记录到的海啸最高在0.5米以下,因此大亚湾核电站厂址不会出现类似日本发生的强烈海啸。
其次,大亚湾核电站对于海啸的应对能力也高于福岛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即使失去全部厂内外电源,也能通过堆芯余热用二回路产生的蒸汽带动核安全相关的汽动给水泵向蒸汽发生器供水。同时,二回路设有大气排放系统,失电后可通过自然循环冷却堆芯,将热量排向大气,避免反应堆压力容器中的温度和压力持续上升。此外,大亚湾核电站除按标准每个机组各配备两台应急柴油机外,还设有第五台柴油机用于备用。此外,也在考虑移动电源问题。
五是长期坚持“安全第一”的核安全文化。
大亚湾核电站厂长蒋兴华说,大亚湾核电站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当其他工作要素与安全产生矛盾时,均须无条件让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安全和质量放在第一位,不以质量换进度,不以安全换发电。(记者 彭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