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垃圾分类这道难题该怎么解?

2011年04月13日 10:31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许多城市普陷“垃圾围城”困境的背景下,垃圾如何处理已成为国内现代化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环保专 家普遍认为,垃圾分类是最好的应对办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23日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

  对于垃圾分类处理,国内许多城市都在进行实践探索。但记者在沈阳市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小区调查走访发现,垃圾分类依然面临着较多挑战。前期分类不到位,后期处理“大锅烩”,是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现实情况。

  环保专家认为,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垃圾的分别回收、分别加工利用、分别处理等诸多环节,需要政府、公众和企业密切配合,需要全面、综合地考虑问题,在制度建设、工作重心、管理方法、社会行为等方面下功夫。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等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对于垃圾分类处理,国内许多城市都在进行实践探索。但记者调查走访发现,垃圾分类依然面临着较多挑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垃圾不落地只是初步解决“干净”问题

  垃圾放在楼道里,有人上门清理,垃圾直接进了垃圾站,沈阳部分小区去年初起实行了“垃圾不落地”作业模式。今年,沈阳市将逐步把这一模式向全市推广,并首先在市内70条主要街路进行试点,待时机成熟后拓展至重点小区,最终实现全市“垃圾不落地”。

  如今,新模式实行快一年了,小区环境变得咋样了?究竟给居民带来了哪些好处?近日记者走访了几个社区,居民普遍欢迎“垃圾不落地”模式。

  所谓“垃圾不落地”,就是针对非物业管理小区,通过环卫工人进楼收集,保证居民生活垃圾从出户、收集、装运、最后填埋整个过程不落地,从根本上杜绝垃圾裸露、捡拾人员翻扒现象,使老旧小区环境得到改变。

  在沈阳市大东区和睦亭小区内外,几乎看不到一个垃圾箱。居民韩阿姨说,这是当地实行的“垃圾不落地”措施带来的巨大变化。

  每天一大早,韩阿姨晨练前,顺手将一袋厨余垃圾放到楼道口。环卫工人进入楼道收集垃圾袋,并一一放进环卫车内。装满后,垃圾被运到一座中转站——这是一个被称作“移动式垃圾压缩箱”的大家伙,由一个压缩式垃圾箱和一个带钩臂的挂车组成。翻斗将垃圾倒入压缩箱内,液压压缩装置将垃圾残液挤出并直接排入下水管道。当压缩箱装满后,钩臂会将箱体钩起挂到车上,运到垃圾处理场。

  被压缩后的垃圾到了填埋场还会发挥“余热”!目前,沈阳市两大垃圾填埋场都实现了废物利用,即用剩菜剩饭等生活垃圾填埋后产生的沼气发电。大辛填埋场每天可处理2000吨生活垃圾,每年总发电量可达7200万度,大概可供2.5万户城市居民1年用电。年节约标准煤1.5万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当于12万吨二氧化碳。老虎冲沼气发电项目目前每天能发电2.5万千瓦,源源不断地供给国家电网,每年利用的沼气总量,相当于4400公顷森林一年进行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

  垃圾分类为破解“垃圾围城”找出路

  垃圾,被称为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垃圾不落地”只是初步解决了小区的“干净”问题,如何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将垃圾变废为宝,显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垃圾处理是指实现“三化”,即: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目前,沈阳垃圾进行了填埋,已实现了无害化;因没实施垃圾分类,也就没有减量化;部分实施了资源化——垃圾填埋场实现了沼气发电。

  很显然,实施垃圾分类是沈阳市接下来必做的功课。沈阳今年就在“垃圾不落地”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清华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聂永丰教授认为,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重要环节。我国生活垃圾的特征是厨余含量高,实施干湿垃圾分类收集有利于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他告诉记者,我国生活垃圾具有含水率高 (40%-60%)和易腐有机物含量高(60%-70%)这两个特点,这主要在于高含水率厨余垃圾的比例较高,大约占一半以上。而厨余垃圾的含水率达到85%以上,瓜果季节甚至高达90%。此外,生活垃圾的含水率高,也与国人的一些不良习惯有关。比如,有的人吃完方便面,顺手将方便面盒子和汤水一起扔进垃圾桶。大多数人可能从未想过,这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究竟意味着什么。

  “要解决中国的垃圾问题,必须找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解决办法。 ”聂永丰说,干湿分类收集是一个办法。在这方面,日本、韩国的一些做法可以参考。比如,在日本,对垃圾中的水分含量有严格的规定,如果超标就必须缴纳罚款。而一个小漏斗就解决了日本家庭的烦恼。他们在厨房的水槽边上安装一个小漏斗,倒垃圾时,先把厨余垃圾倒进小漏斗里沥干水分,再把漏斗里的垃圾倒进垃圾桶,这样垃圾中的水分就所剩不多了。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就开始提倡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原建设部还在2000年公布了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名单,但很多城市中的垃圾分类工作结果不尽如人意。

  记者在沈阳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发现,公众对干湿垃圾分类的认知度很高。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前端把湿垃圾(厨余)分出来了,但后端的收运和处理又发生混淆。

  刘明住在沈阳一小区,每天早上,他都会把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后,分别投放到小区内写有“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字样儿的两个垃圾桶中。但有一天,刘先生不经意间发现,每天早上运垃圾的工人,却将两个桶中的垃圾全倒进一辆垃圾车中。他十分不解:“我在家里把垃圾分好类,工人装车时却把它们又混在一起,这跟不分类有什么区别呢? ”

  对此,环保专家认为,要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就要在居民分类投放之后,调派不同的车辆运输。但现实情况是,沈阳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还做不到垃圾的分类运输。

  实际上,国内绝大多数城市都既没有建设餐厨垃圾、农贸市场垃圾、废旧电池处理的专项设备,也没有建立大型分拣中心。因此,城市的生活垃圾,即使被居民进行了一次分类,但最终还是被混合运走,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

  前期分类不到位,后期处理“大锅烩”,这是目前国内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现实情况。据了解,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分类垃圾回收系统,是导致许多城市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多年却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所以,尽管有了垃圾分类箱,却也只是方便了街头拾荒者,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分类。

  实现垃圾分类处理需多方面付出努力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1/3以上的城市面临“垃圾围城”困局。除县城之外的600多个城市中,有2/3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占据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尽管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但相关专家指出,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肯定会成为今后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大趋势,这也是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首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在广州诞生,并于今年4月1日正式实施。按照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并规定了各类垃圾的标志和收集容器颜色。广州市政府这次下决心要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并且已经提前开出了“罚单”:城市居民凡不按照规定分类丢弃垃圾的,每次罚款50元。

  据广东媒体调查,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市民普遍持支持态度,但对于执行的方式和力度,却有不同的意见。最主要的是觉得目前关于垃圾分类的推广宣传不到位,人员培训不足,自己在家分类难免遇到不清楚的问题,但却无处咨询,而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马上推行罚款制度,未免有些不公平,或者认为时机还不成熟。

  环保专家说:“推行垃圾分类是好事,但仅有一纸规定远远不够。”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垃圾的分别回收、分别加工利用、分别处理等诸多环节,需要政府、公众和企业密切配合,需要全面、综合地考虑问题,在制度建设、工作重心、管理方法、社会行为等方面下功夫。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国内垃圾分类处理效果不理想,与我们的管理对象有偏差有关。例如,我们的工作都围绕着环卫作业转,实际效果并不好。我们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到社区,以社区为平台,将垃圾的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加工、分类处理等环节一一落实好,这样才抓到了点子上,也才能抓出成效。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就在议案、提案中建言,由城建规划部门制定居民小区建设配套标准,规定所有新建小区均需按照每3000户至少20平方米配套建设“社区垃圾分类回收站”,直接回收居民分类后的垃圾;并配备相应设备,完成社区厨余垃圾初步减量(例如脱水等预处理)、有害垃圾分离、其他垃圾精细分类的职能。建设费用由开发商承担,运营费用计入物业管理费统一收取。

  有专家指出,长效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应引入市场机制,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让居民从中尝到实实在在的甜头,也让参与的企业有利润可图。要想解决垃圾问题,让垃圾处理有利可图,以吸引市场资本涌向这个产业,实现公益事业的产业化运作,这是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做的事。

  事实上,即使完善了垃圾分类的各种硬件设施和制度建设,如果公众不按规定分类扔垃圾,实际效果仍会大打折扣。垃圾分类是一个慢工活儿,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公众的引导、教育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日本的垃圾分类处理法是在推行了将近30年后,才取得如今井井有条的成效。国内城市不可能一步到位达到如此的高度,但也不应该等待所谓的时机到来,毕竟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地球上最刻不容缓 的问题了,全社会都应该快速行动起来。

  记者/王云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许晓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