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工信部苏波:在工业化过程中全面推进节能减排

2011年04月18日 11:09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领域,节能减排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十一五”期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5年累计下降26.01%,实现节能量7.5亿吨标准煤,以年均6.98%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1.57%的工业增长。

  “十二五”期间,工业节能减排的意义和难点在哪里?国家又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

  记者:回顾“十一五”,您认为我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苏波:十一五”以来,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严控“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实施工业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推进能效对标达标、加强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强化节能减排监测预警和应急调控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其中,我国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不断增强,领域不断拓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淘汰落后产能也促进了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此外,实践证明推行清洁生产是促进环境保护从被动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的根本途径,通过从源头抓起,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产生,减轻末端治理的难度和压力,而且使得企业能源、原材料消耗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有利于企业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结合点,调动企业防治污染的积极性。

  记者:“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有哪些新要求和难点呢?

  苏波: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提出了新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把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对于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而言是巨大挑战,尤其是离不开工业领域的努力。在重化工业比重较高及以化石能源占主导的能源结构等形势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工业节能降耗和碳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对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过去30多年工业发展历程看,发展方式粗放是工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5年间,我国工业能耗由2005年的15.9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0年的24亿吨标准煤左右,占全社会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约占三分之一的水平。要彻底扭转粗放增长模式,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是主攻方向之一。

  此外,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也都对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记者:“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指标已经出台,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完成这些指标呢?

  苏波:围绕国家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一是要继续抓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在落后产能淘汰方面,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尤其要强化能耗、物耗、环保等标准的作用,研究提出落后产能淘汰标准和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加强对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考核。

  二是狠抓企业和行业技术进步。要找准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筛选出一批能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和减少碳排放的重大技术,继续抓好一批关键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围绕行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组织实施一批对行业有重大影响和突出效果的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工程,全面提升重点行业节能降耗水平;要切实推进落后用能设备、产品和装备的更新淘汰。

  三是狠抓企业的节能降耗管理。逐步完善能效标杆指标体系;在重点行业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完善不达标企业的处罚机制,逐步把限额标准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不断推进企业提升能效水平。还要切实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管理。

  记者:将如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建设?

  苏波:建设“两型”工业,必须以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目标,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为抓手,逐步构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完备、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可持续发展的“两型”工业体系。

  坚持用“两型”工业理念和标准指导工业发展,用更先进、更严格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标准、技术等促进存量能力升级和先进生产能力建设;把“两型”企业创建作为建设“两型”工业的重要抓手;积极建立清洁、节约、循环、低碳的生产方式;积极推进工业园区的“两型”化发展。

  记者:下一步如何继续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

  苏波:工业是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的主体,要为全社会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提供技术装备和产品;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也必须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因此,从产业发展层面推动节能减排是“十二五”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要围绕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装备等重点行业需求,选择一批技术成熟、减排潜力大的节能环保和低碳技术,实施一批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要支持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和配套能力强的服务企业;要加快促进产业集聚,在有条件的领域和地区形成若干区位优势突出、集中度高的节能环保低碳园区和产业基地。本报记者 黄 鑫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