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全球核能发展或将放缓 新能源产业前景依然广阔

2011年04月19日 09:11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尽管距离3月11日的强震已经1月有余,但由此引发的日本核泄漏事故却在持续发酵之中。4月12日日本将核泄漏事故级别提升至最高级7级,17日东京电力公司首次公布事故处理日程表,计划在6至9个月内控制核泄漏。尽管如此,市场对日本核事故风险依然心存疑虑,18日包括日本在内的多国核能类公司股票依然处在重压之下;与之相反的是,包括原油、煤炭在内的传统化石能源类公司股票却受到青睐。日本核事故究竟会对全球能源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变化?接受本报记者连线的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经济研究员苏杰表示,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引发的核泄漏事故为全球能源市场发展带来变数。短期看,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代表的传统化石能源面临供应趋紧、价格上涨的压力;但就中长期而言,鉴于传统能源日益枯竭和对环境与气候的破坏性加剧,新能源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全球核能发展或将放缓

  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日本核泄漏事故导致全球“核恐慌”情绪持续上升,国际核能利用受到的冲击远远大于日本国内,全球与核能相关产业的股价相继承压,有些甚至出现大跌现象。如为福岛第一核电站设计全部6座反应堆的通用电器、日本核反应堆供应商法国阿海砝Areva股价以及全球多家主要铀供应商股价都曾出现大幅下滑。虽然东京电力公司在17日公布遏制核泄漏的时间表,但有分析人士认为,在核泄漏的打击之下,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或将资不抵债,被迫进入破产程序。

  而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全球多个国家相继在空气、云层或农作物中检测出不同程度的微量放射性物质,有关核能的担忧和怀疑情绪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有迹象显示,在民众反核声浪的推动下,不少国家已被迫对本国核电政策作出调整。如在日本核事故之后,德国政府宣布暂停延长使用过期核电站计划3个月,并关闭7座核电站,对143座核电站进行安全检修。其环境部长更表示,将在2020年之前逐步淘汰核能。此外,瑞士日前也宣布停止修建核电设施申请的审核,并对境内所有核电站提前进行安全检查。

  “全球核能发展总体步伐势必将放缓。”苏杰表示,历史经验表明,自从 1951年12月20日美国开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先河以来,每一次重大安全事故均会导致核能发展陷入停滞或萎缩。由于各国政府与民众对本次核事故的反应强度远超预期,未来核能发展将面临更严格的安全审查等问题,其增长速度势必趋缓。

  传统能源需求回升

  有迹象显示,自从日本核泄漏爆发以来,现有的主要能源(非再生能源)或将成为核危机后最大受惠者。以石油为例,在经济复苏导致国际总体需求回升、全球核能利用步伐放缓、日本重建的石油消耗需求、中东与北非产油国持续地缘政治危机以及国际资本炒作导致其金融属性增加等因素影响下,国际油价持续高位徘徊。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本月早些时候曾达到每桶 117.39美元的两年半高点。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日趋稳固,由于核能利用放缓所造成的巨大能源缺口短期内将导致国际能源市场供求趋紧。”苏杰表示,以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导的传统能源势必持续面临需求上升、价格上涨的压力。这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新能源发展短期内仍难以成为市场主流;另一方面则在于,全球经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也将势必加剧其价格上涨压力。各国利用购置油田、石油企业、增加石油库存等经济甚至非经济手段抢购能源,增加了地缘政治及地区冲突的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经济(310358,基金吧)展望报告中亦指出,全球石油市场已进入日益稀缺时代。

  新能源呈加速发展态势

  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预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双重挑战的背景下,2008~2035年世界一次性能源需求将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低于之前27年年均2%的速度。其中,与石油、煤炭需求放缓相比,核能以及包括水能、风能在内的其他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将会上扬。另有迹象显示,在本次日本核事故爆发之后,法国、英国等全球各国在检讨核电发展规划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太阳能、风能产业的补贴政策扶持力度。

  “虽然日本核事故会导致新能源发展在短期内受阻。”苏杰表示,但鉴于传统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及环境破坏性不断加剧的现状,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他认为,此次日本核事故将刺激全球加大对较安全的新能源的研发投资,长期而言,全球能源市场最终会形成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此消彼长的态势,新能源产业存在长远发展的广阔空间。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