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公车改革已有9年历史。其操作模式是成立“车管中心”,无论是公务外出,还是联络员汇报,均由车管中心统一调度。(据4月18日《山东商报》)
其实,在公车大量“普及”之前,很多单位都是以成立“车队”来管理公车的,领导及部门有外出办事的需求,由“车队”统一调度派遣。后来,这种管理模式在一些地方被部门“自行管理”模式所取代,即单位将公车分配到各个部门。这种模式固然有其优势,但天长日久弊端也显现出来,比如,部门只要增加人员特别是增加了领导,往往就申请增加车辆,由此导致公车数量膨胀。而且,随着公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各种相关的费用也一直居高不下,由此产生的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从而加大了公务支出的负担。
为了管好公车,各地出台了不少措施。笔者认为,泰安这种公车“统管”的模式颇值得一提,因为其最大程度地禁绝了“公车私用”,整合了公车资源、提高了使用效率。从9年的实践来看,在具体环节上虽然有过“摩擦”,但经过“润滑”、“调整”,目前已经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其突出特点有两个:其一是“半市场化”管理,此举对于遏制公车“满世界跑”现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二是司机实行“合同制”,有效控制了人力成本。9年来,泰安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公车数量一直保持在90多辆左右,满足1700多人的需求,平均近20人一辆公车,人车比例大大下降。
总之,泰安公车统管模式,虽未必值得所有单位效仿和复制,但确实值得借鉴。当前,我国各级公车的数量依旧庞大,尤其是公车分散到各个部门之后,不仅不利于公车的集中统一管理,而且更容易滋生公车私用、公车乱用等问题。笔者希望各地在推进公车改革时,能够予以借鉴和推广。舒心萍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