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中石化新任董事长傅成玉的国际视野(2)

2011年04月20日 17:01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999年9月,为了海外上市,中海油总公司分拆组建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有海外学习和跨国石油公司工作双重经验的傅成玉参与了股份公司的组建工作。不出一年,傅成玉便正式进入中海油的核心层。2000年10月,他出任中海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兼上市公司中海油执行董事。2003年10月,“历练”完毕的傅成玉被任命为中海油总公司总经理,正式执掌中海油,直至此番掌舵中石化。此为三进三出。

  于是,从美国南加州大学归来的傅成玉被视为海归,而其在外国石油公司的工作经历和对跨国石油公司的大举并购,也确实向世界证明了他超前的国际视野,无论这些并购是成功,还是失败。

  并购优尼科一战成名

  事实上,傅成玉所运作的这次并购,我们很难判断它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是的,这次并购没有完成,但这却并非一次失败的并购。并购期间,中海油的市值增长了70亿美元,傅成玉因此入选美国《时代》周刊2005年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并毫无悬念地因“失败”捧走了CCTV2005年度中国十大经济人物的奖杯。

  这次并购,就是2005年轰动太平洋两岸的中海油以185亿美元现金竞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案。虽然由于美国政治干预的原因,交易最终未能达成,但傅成玉率领的中海油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出色运作能力和优异表现极大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声望,加深了美国社会对中国企业的了解,更为中海油及其他中国企业未来海外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时代》周刊对傅成玉的评价是:华盛顿政界人士的反对最终迫使傅成玉放弃了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计划,但是他过人的胆识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中国在全球经济领域雄心勃勃的计划将越来越令人难以抗拒。

  优尼科没有成为傅成玉的“滑铁卢”,反倒使其一战成名。

  尽管如此,成名后的傅成玉并未忽视对此次并购折戟而归的反思。

  比如,优尼科案后,傅成玉提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要学会使用和管理国际人才。都靠中国人,我们不会成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大公司。那种连厨师、理发师都要从国内带出去的项目,是很难持久发展的。

  傅成玉还表示,应跳出石油公司来看石油公司。我们想拿的是石油项目,但有的国家缺高速公路,有的国家想修水电站,可没人愿意投资,怕回报不足。“要创造性地将这些和石油、能源挂钩。”

  傅成玉和中海油的“挂钩”做法,有不容放弃的底线:第一,与当地企业而不是政府直接合作,虽然当地政府是利害相关者;第二,开发资源绝不是要把资源都搬到中国来;第三,开发可增值的资产,这包含了对资源本身的判断,对价格的取舍,和对走势的预测。

  经过并购思想上的这些调整,中海油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又在国际市场上多有斩获。

  仅为后辈作嫁衣?

  1951年出生的傅成玉已年满60,媒体猜测,其此番空降中石化或为扶持王天普。王天普现为中石化股份总裁,1962年出生,38岁就担任中石化股份副总裁,2009年当选中石化股份副董事长,并任中石化股份总裁一职。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中石化内部,王天普一直被视为接班人培养。内部人士称,王天普作风稳健,属于务实派,在中石化少壮一代高层领导中位列第一。

  借此次高层调整之机,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将董事会制度推入三大油企。傅成玉担任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知情人士透露,中石化股份总裁王天普提任中石化集团总经理职务的可能性很大。

  根据惯例,央企负责人副部级干部最晚63岁退休,部级干部65岁退休。三大油企均为副部级单位,傅成玉入主中石化也被部分业内人士视为培养年轻一代接班人的需要。

  当然,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作为把中国油企带入国际竞技场的第一人,傅成玉接掌中石化难道仅限于为后辈作嫁衣?来源:国家能源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