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电力供需矛盾今夏加剧 多措并举破解电荒困局

2011年05月24日 07:16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受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电煤供应紧张、火电机组出力受限等因素影响,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偏紧,预计2011年最高负荷同比增长13.5%。

  今年“电荒”为何提前到来?应如何保证电力供应和缓解用电紧张?

  据统计,5月20日,各地最大电力缺口中,江苏为624万千瓦、浙江为386万千瓦、安徽为204万千瓦、江西为124万千瓦、重庆为91万千瓦。

  今夏电力缺口预计将达3000万—4000万千瓦

  5月23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迎峰度夏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的电力需求仍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11年最高负荷同比增长13.5%。

  据介绍,如果电煤供应仍持续当前态势,迎峰度夏期间,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的电力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预计电力缺口将扩大到3000万—4000万千瓦。

  今年一季度,15个省级电网出现电力缺口,最大电力缺口达2716万千瓦(出现在1月份),华北、华中、华东、西北电网均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情况。

  记者了解到,明后两年,若不采取有效措施,电力供需紧张形势将进一步加剧,缺电将呈现“量大、面宽、时间长”的特点。

  据介绍,2013年,若淮南(浙北)—上海、锡盟—南京等一批特高压项目能如期建成投产,可基本解决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电力供需紧张矛盾;否则,国家电网经营区域最大电力缺口将超过7000万千瓦。

  高耗能产业抬头等原因造成“电荒”

  今年“电荒”提前到来的原因是什么?

  记者了解到,从电力发展方式看,长期以来,我国电力发展以就地平衡为主,能源配置过度依赖输煤。

  我国“三西”(山西、陕西、蒙西)煤炭调出区输煤输电比例为20∶1,华东煤炭调入区输煤输电比例为48∶1,输电比重明显偏低,带来运力紧张、煤炭价格快速上涨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我国跨区电网建设滞后。受土地、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制约,我国东部地区火电发展空间极其有限,急需通过跨区电网从西部、北部能源基地向其大规模输电。但目前跨区电网建设严重滞后,跨区输电能力不足。

  此外,电煤供需矛盾突出。由于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远高于电价调整幅度,火电企业出现长期大面积亏损,而且发电越多、亏损越大,发电意愿不断下降。而缺煤停机、非计划停运等现象明显增多,进一步制约了发电能力。

  从用电需求快速增长情况来看,2011年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为109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其中,2月份是春节所在月份,用电量首次超过3000亿千瓦时。

  高耗能产业抬头,是用电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去年迫于节能减排达标压力而受到抑制的高耗能产业产能,呈现出集中释放的态势。

  组织跨区电力支援

  针对用电紧张的严峻情况,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多措并举,缓解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需紧张矛盾。

  首先,组织跨区电力支援。目前,国家电网经营区域跨区输电能力已达3167万千瓦。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公司将安排跨区跨省电力交易计划,重点支援缺电严重地区。

  其次,加强电网安全管理。

  同时,积极开展需求侧管理。切实履行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主体的职责,保障电力有序供应,并优先保证居民生活、医院、学校等涉及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用户用电。

  最后,加快跨区跨省电网建设。加快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扩建工程、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青藏直流等在建工程的建设进度,加快特高压电网规划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尽早核准和开工建设。

  多措并举破解“电荒”困局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加快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解决当前电力供应短缺的根本办法。

  要缓解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需紧张矛盾,一是要加强电煤产运衔接,稳定电煤价格;二是发挥各级政府在有序用电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切实保障社会供用电秩序;三是及时发布电力供需信息,引导社会科学用电、节约用电。

  据介绍,在加快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应积极推进能源基地建设,优化电源地区布局,改变就地平衡的发展模式;同时,坚持输煤输电并举,大力提高输电比例,减少大规模、长距离输煤压力;最后,要支持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快跨区跨省电网建设,充分发挥大电网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作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加快电源结构调整,确保电力可靠供应,理顺煤电价格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也是解决电力供应短缺的有效手段。(记者 冉永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魏巍】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