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铜、铅、锌、铝、钾、镉、铁等矿产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很高
循环经济期待市场发力
用电高峰时对企业拉闸限电,保工业用电时对居民社区拉闸限电,节能减排的关键时期对高耗能企业拉闸限电……浙江在能源供给和环境治理等方面面临不少困难。“浙江是经济大省,也是一个资源小省。破除资源环境瓶颈,实现科学发展,抓手就是循环经济。”浙江省常务副省长陈敏尔表示。
建立产业基金,利用好国内的粗加工资源
我国的铜、铅、锌、铝、钾、镉、铁等矿产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很高。近年来,印度、韩国等国通过实施较低的进口税,在国际上抢购废杂铜等有色金属,削弱了我国在国际上获得相关资源的竞争优势。
位于浙江宁波的金田铜业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废铜渣加工技术,每年的加工量达40余万吨,占全国再生铜总产量的一半左右。目前,集团主要通过进口国外废杂铜,形成了收集—冶炼—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要参与国内外的资源大循环。一方面,建立产业基金,控制国际资源,掌握话语权;另一方面,积极与国内原有的供销社、物资系统合作,利用好国内的‘城市采矿’部分,即粗加工资源。”长三角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杜欢政表示,金田集团利用废铜渣提铜的提取率达到90%以上,比铜精矿30%的提取率高得多,不仅获得了大量短缺资源,也节约了大量能源,代表了我国城市矿产战略的发展方向,国家在财税方面应给予大力支持。
选择循环链的初始原料既要考虑环保,也要顾及可持续性
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很大,而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却越来越高,化学工业面临严峻挑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的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是我国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化工新材料基地。“对于地处东部的嘉兴园区来说,以煤和油作为循环链的起点,会带来较大风险。如果选择乙烯作为初始原料,则可兼顾原材料与市场,大大降低风险,并能形成新的数千亿元的庞大产业链。”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认为,国外对乙烯的利用并不算太好,因此价格不高,也比较稳定,面临的限制也较少。与此同时,用乙烯生产的化纤产品,也能为下游的服装业提供原料,而长三角地区正好是我国重要的纺织业基地。
“选择循环链的初始原料,既要考虑环保问题,也要考虑可持续性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说,以太阳能光伏电池为例,由于用多晶硅生产电池会造成较大污染,国内一些企业开始生产“非晶”太阳能电池。但一些“非晶”太阳能电池含有稀土元素铟,而我国的铟资源将在10年内耗光,因此,企业的目光应该放得更远些,还需研发“非铟”的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
循环经济从重视关键产业领域转向全工业领域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开始由线性经济模式转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尤其是在工业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正从重视关键产业领域转向全工业领域。”杜欢政表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作为循环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一个政策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业,目前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进行重点突破。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首先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创建指标体系。没有资源产出率、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耗量等一整套量化评估标准,循环经济的其他事情都无从谈起;另一个是创建指标体系。光靠政府推动循环经济,既行不通,也不可持续,最终还得依靠市场。要在政府构建的体制、机制、政策的保障下,由市场来推动循环经济技术发展,才能获得好的效果。本报记者 潘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