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政策选择仍然有限
那么,对于眼下正在蔓延的电荒,政府会采取怎样的政策手段呢?笔者认为,短期的政策选择仍然较为匮乏,行政政策仍将唱主角。
一方面,政府需要提高电价来激发电厂的生产热情,但提高电价或将加剧通胀风险,这将限制电价上调的幅度。需要指出的是,从2004年末开始,国家发改委颁布了与煤价联动的电价调整机制:如果半年中煤价上涨5%,电价在接下来的6个月中将会上涨相当于煤价上涨比例的70%。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2004年以来,政府四次提高了电价,但整体幅度仅为32%,同期煤价上涨却超过150%。
此外,政府将选择“挤压”煤炭供应商,以降低发电企业的压力。4月27日,国家发改委约谈四大煤炭生产商,要求其为发电厂提供低价煤。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也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向发电集团提供的合同电煤价格应当与去年持平。可以预见,如果电力短缺继续恶化,将如2008年那样加强对煤炭的价格控制。同时,由于发电厂由五家国有公司集中经营,国家发改委还可以对他们施压,要求他们提高装机总量的使用率。
促进对铜的需求
对于大宗商品市场来说,本次电荒又意味着什么呢?
2010年四季度,中国也出现了大规模的限电,但当时,中国需求量巨大的铁矿石以及其他金属的价格却没有出现下降。大多数市场参与者都认为,其原因是,当时的“限电”是政府为达到节能减排目标所采取的临时措施,因此需求将很快反弹。然而这次的情形不同。
笔者认为,如果目前的能源短缺持续并且恶化,钢铁和煤化工等能源集中型产业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事实上,中国的很多钢厂由于停电而预期钢价上涨,因此扩大了生产和储备了大量存货。4月粗钢总产出达到了5900万吨,同比上涨7.1%,而这样的反弹可能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
同时,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一部分,政府计划在2011年淘汰2700万吨的生铁产能和2600万吨的钢铁产能,此外还要淘汰1900万吨的焦炭产能。3月以来,国家发改委禁止了在煤化工项目中的新投资,电解铝的产能扩张也被限制。因此,最近的能源短缺加剧,某种程度上也将推动产能淘汰计划的实施。在电荒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的部分大宗商品需求将会受到压制。
但是,硬币也有另外一面。目前的能源短缺主要发生在较发达的地区,边远地区则有不能被有效传输的过剩能源。“十二五”规划设想在电网传输上投资2.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5千亿用于超高伏特传输电网。与过去5年间1.5万亿元的投资相比,这次巨额投资将在长期内支撑对电线电缆中的关键成分——铜的需求。(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 刘利刚 澳新银行亚洲商品研究总监 诸蜀宁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