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各方的渤海湾漏油事故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之中。事故造成的巨大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令公众为之痛心,而相关企业在事故处理中所透出的社会责任淡薄,更是刺痛了社会神经。
发生事故后的迟报,对媒体追问三缄其口,谈到事故影响和危害避重就轻,生态修复和赔偿由政府来买单……此次中海油渤海湾漏油事故,相关企业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其所作所为既缺乏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呵护之心,更对公共利益和公众关切视而不见,态度傲慢。
此次渤海湾漏油事故6月初就已发生,但直到6月底才曝光于公众视野。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康菲公司,还是拥有项目51%权益的中海油,其表现着实难以让公众满意,招致舆论一片谴责之声。如此表现,又如何让人相信其下一次事故发生时能够坦诚以对和敢于担当?
人们已经注意到,近年来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污染和安全事故中表现不能尽如人意,其根源在于“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思想作祟。坐拥垄断优势和资源性便利,财大气粗,心高气傲;出了事有政府“托底”,用纳税人的钱买单;面对公众不满和索赔,又可借行政干预来平息。违规成本过低,导致一些大型企业有意无意地忽视自己的责任。
某些企业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姿态应对危机和问责,已经引起社会的质疑和不满。只有进一步及时公开事故情况,明确责任,追究责任,才能有力扭转某些企业的“骄娇”二气,督促其加强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消除不良影响,挽回正面形象。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生活中的栋梁,理应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希望相关企业能通过这一事件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以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妥善处理这一事件,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新华社记者涂洪长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