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南方分公司总地质师郭彤楼说,这里就像一个大的湖泊,其水源既有地面的大河、小溪,还有地下的暗流、大自然的降雨等多种源头。多源供烃理论认识不仅证明元坝地区超深层碳酸盐岩具有丰富的烃源和巨大勘探潜力,而且对其他烃源岩成熟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另一个要解决的地质理论问题是元坝地区的油气存储在什么样的空间里面?他们认为,元坝地区储层尤其是孔隙型储层的发育是油气富集成藏的关键控藏因素,气藏成藏总体表现为“岩性控藏”特征。
郭彤楼说,元坝地区、四川盆地乃至中国大陆在数亿年前是一片汪洋,后来经过板块漂移和强烈的地壳运动,经过沧海桑田的变化才有了今天的地貌。科研人员通过将元坝地区古海洋时期不同时间段沉积的地层进行分层描述,发现在长兴—飞仙关期这个时间段沉积的地层既能生成油气,也能储存油气,由此诞生了“多源供烃、岩性控藏”的理论认识。
通过技术创新,元坝地区勘探研究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勘探技术系列
郭旭升形象地比喻说,这里的气藏就像是伸开的5个手指头,每个指头的粗细都不一样,每个指节的长度、宽度、厚度也都不一样,钻头打在“指头”上就是高产,打在“指头”边缘就可能低产,而打在“指头”之间就很可能落空。
勘探南方分公司总工程师李真祥告诉记者,尽管元坝地区钻探起来困难重重,但是在创新的勘探理论的支撑下,通过技术创新,元坝勘探过程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勘探技术系列。
针对高温、高压、高产、高含硫、超深层、隐蔽岩性气藏勘探这一世界级难题,该公司累计完成了11项国家专项、24项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和100多项自设科研项目,发展和完善多项关键技术,大幅度提升了超深层、高含硫、复杂礁滩储层的勘探技术能力,有力地支撑了元坝气田勘探发现。
针对元坝地区长兴组储层埋藏深、隐蔽性强、地震反射波能量弱、分辨率低的特点,形成了3D复杂山地宽方位、高覆盖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和以地震相为目的的超深层高保真地震资料处理技术,2010年获得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南方海相超深层碳酸盐岩性气藏勘探的核心技术。
此外,在钻井及完井技术、气井测试工艺上,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经过多年连续攻关,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高含硫气井钻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2008年度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非常规井身结构优化及其配套技术”荣获2010年度中国石化首次新技术实施奖。《川东北高温高压高含硫井试气工艺配套技术》,获得2010年度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先进技术的支撑下,元坝地区钻井周期缩短了160多天,钻井垂深达到了7400多米,形成了专门针对超深、多压力系统地层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测井成功率100%,储层酸压改造成功率100%,创造了多项测试作业世界纪录。
目前,元坝气田发现的台缘礁滩相长兴组海相大型气藏,已完钻测试的17口井中16口获得工业气流,其中7口井9层获得日产天然气超百万立方米。海相储层获得探明、控制加预测三级储量5624亿立方米,其中长兴组首次提交探明储量1592.53亿立方米。中浅层发现大气藏,8口井获工业气流,控制加预测储量2662.18亿立方米,前景良好。侏罗系湖相页岩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5口探井获得页岩气工业产量。
郭旭升告诉记者,2013年末,元坝气田所在的四川苍溪县境内将建成一座年产17亿立方米净化气生成产能力的净化厂。2015年末,这座净化厂的净化气生成产能力将达到34亿立方米,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出清洁的天然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