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外资环境企业应对市政行业微利:向管理要效益

2011年11月16日 08: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外资环境企业应对市政行业微利:向管理要效益
常熟三水厂(苏伊士环境供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11月16日电(能源频道 王珊珊)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允许外资进驻时间不长,来自世界各国的环境企业已纷纷进驻中国市场,不少普通百姓已经喝上了“洋水”、用上了“洋垃圾箱”。外资企业在中国参与其中,为中国的市政公用事业和普通百姓带来了什么?近日,中新网能源频道专访了苏伊士环境亚洲区执行副总裁兼中法水务执行董事郭仕达,他表示,外资环境企业为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技术,更是高效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

  实实在在的变化

  位于长江之畔的常熟小城自古是个鱼米之乡,闻名遐迩的沙家浜就位于此。2011年深秋,来自法国苏伊士环境集团的水务专家集聚在江南小城常熟,这里有苏伊士环境引以为傲的区域供水项目。

  常熟中法水务是常熟市城建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苏伊士环境集团下属子公司中法水务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2006年12月正式启动,这是苏伊士环境当时在中国唯一一个包含区域供水的项目。“区域供水”就意味着,常熟1264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内都由常熟中法水务统一供水。虽然常熟是一个县级市,但其供水面积要比一些地级市还要大,服务人口逾180万。常熟中法水务成立5年来,常熟市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合营公司投资近6亿多元进行管网改造、水厂扩建改造及完善检测手段。水质明显提高、远离水厂的西南区域水压大幅增加、供水保障能力大大提高。

  中新网能源频道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公布的生活用水卫生标准要求水的浑浊度为1 NTU(数值越小表示水质越高),苏伊士环境要求世界各国子公司的水质标准要小于0.2NTU。常熟水厂在合资前,水质可以达到国家标准,但常熟中法水务成立以后,常熟的居民生活用水已经达到0.1NTU,比苏伊士环境内部的要求还要高。

  郭仕达表示,外资企业进驻,除了为中国的市政公用体系带来世界先进科技以外,更着重于他们所建设的项目能否符合城市的发展需求。

  “外资企业参与中国的市政公用建设,带来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技术,还有服务的理念。我们十分注重履行社会责任,要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的供水服务” 郭仕达说,这种非唯利是图的服务理念,也是苏伊士环境能够屹立150多年不倒的重要原因。

  向管理要效益

  在国内,为数不少的市政企业面临着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的局面,一些市政企业都在靠财政补贴生存。而且,市政行业内,无论是供水、污水处理,还是污泥处理,前期建设投入成本巨大。例如常熟中法水务在常熟仅管网建设,从2007年到2010年就已经投入了4亿元。

  因为区域供水,常熟全市有40多万个水表,都由常熟中法水务抄表到户,而不是像其他地区供水到乡镇,再由乡镇分水到户。这就增加了常熟中法水务的服务成本,由于乡镇管网质量差,其改造难度和投入比城市管网大得多。

  作为企业,尤其是没有巨额政府财政补贴的外资企业,他们会赔本赚吆喝吗?

  郭仕达说:“由于水价和水量不是由企业来决定的,苏伊士环境着重于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实现企业效益。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生产成本中,电费占很大的比重,合资五年来,常熟合营公司的千吨水电耗从2007年的282kWh下降至235kWh,仅此一项就节约成本665万元,我们有二十几家公司,节约的电费可想而知。” “而且我们追求的是长期的效益。我们签订的项目都是十几年到几十年的长期合同,前期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改善供水和服务水平,最初看起来的确并没有效益,但把我们盈利的时间段拉长几十年,平均下来,前期的投入都是值得的。”郭仕达说。

  开百年“老店”要有长远眼光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境事业的逐渐重视,在“十一五”期间,国内环境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成长起来。但年轻的中国环境企业如何能够像苏伊士环境等国际名企一样百年不倒呢?郭仕达认为,这既需要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也需要企业有长远的建设眼光。

  郭仕达说,苏伊士环境在中国的很多项目的建设着眼点都不仅仅是在合同期内的盈利,而是要为这个城市留下些什么。

  记者了解到,常熟中法水务成立后,投资1.05亿元建设日取水能力80万吨的取水工程,目前在从长江取水有管径为1.6米和1.8米各两根取水管,总取水能力为每天120万吨。郭仕达说:“现在常熟的供水需求夏季最高时期为每天70万吨,还有50万吨的余量空间。但我们考虑到以后城市的发展趋势,保证我们现在的基础建设在我们合同期结束后还能够满足城市安全供水需求,我们应该向当地政府和居民负责。”

  “苏伊士环境通过旗下中法水务和常熟签订了30年的合作合同,我们建设的管网采用的材料都是国内一线的品牌,都是按照至少50年的标准建设的,即使我们的合同到期了,中法水务离开常熟,我们铺设的管网还可以继续为常熟市民提供服务。这就是一个百年企业的承诺和声誉所在。”郭仕达说。(中新网能源频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珊珊】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