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探司司长彭齐鸣24日在《全国油气资源动态评价2010》报告发布会上表示,最新完成的油气资源动态评价发现,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较2008年增长49%。到2025年,油气产量“二分天下”格局将初步形成。
地质资源量大幅增加
彭齐鸣介绍,我国最新的石油地质资源量为881亿吨、可采资源量为233亿吨,较2008年分别增加116亿吨和21亿吨;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5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为32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地质资源量在2008年的35万亿立方米的基础上增加了17万亿方米,增幅达49%。
由于采用了更加先进的储层勘探开发技术,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地质资源量由74亿吨增加到129亿吨,天然气由4.7万亿立方米增加到15.2万亿立方米;渤海湾海域石油地质资源量由225亿吨增加到277亿吨;四川盆地天然气地质资源量由5.4万亿立方米增加到9.3万亿立方米。
报告预测,到“十二五”末,我国5000万吨级油气生产基地将达到5个,分别是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陆域、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和近海海域。如果低品位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油气产量还能增加1000万吨以上。
油气有望“二分天下”
报告预测,到2030年前,我国油气储量产量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其中,石油地质储量年均探明将在10亿吨以上,产量2亿吨将持续20年以上;天然气地质储量年均探明将在6000亿立方米左右,2030年产量将接近3000亿立方米。
彭齐鸣表示,未来20年,我国油气产量将从2010年的2.8亿吨油当量增加到2015年的3.6亿吨、2020年的4.1亿吨、2030年的4.5亿吨,增长的主要贡献将来自天然气。到2025年,油气产量“二分天下”格局将初步形成。
中国石油大学地学院副教授唐文连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解释说,地质资源量指在特定时间内估算的已发现和尚发现的、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可以探明的各级各类石油或天然气资源的总量。探明地质储量指在钻探后证实可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的具体数量。
油气地质资源量的增加在短期内不一定能变为地质储量,由探明地质储量变为探明可采储量需要更进一步的钻探证实。国土部此次披露的油气地质资源量的增加将为今后进一步通过钻探增加储量提供依据。就这个角度而言,油气地质资源量的大幅增加将为从事钻探与相关设备生产的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深海天然气待开发
近日,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开始接收由西气东输二线输送的东亚天然气。明年下半年,西气东输二线将向香港供气。
彭齐鸣介绍,此次动态评价的成果之一是,珠江口盆地净增天然气地质储量1.2万亿立方米,琼东南净增天然气地质储量0.7万亿立方米。
目前,中国天然气主要依靠西部和中亚气源,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车长波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南中国海的深海天然气得到有效开发,可以直接输入用气消费量较大的经济发达地区,提高天然气使用效率。
中海油一位内部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位于南中国海珠江口盆地的荔湾气田目前三级地质储量在1000亿立方米以上,其中探明地质储量475亿立方米。荔湾气田原计划明年向珠三角供气,但后来陆续发现了几个小型气田,出于整体考虑,中海油推迟了荔湾气田向沿海地区的供气时间。
车长波认为,深水天然气从发现到实现开发一般需要3至5年的时间,深水油气田开发的前提是经济上的可行性,因此只有在珠江口盆地再探明几个气田并形成经济规模后,才能考虑向沿海供应。如果成行,珠江口盆地有望至少向珠三角地区贡献几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本报记者 王颖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