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PM2.5:小心进入肺泡的毒气弹(2)

2011年12月13日 09:14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马文军介绍,2009年国内有学者通过meta分析(是对同一课题的多项独立研究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定量的综合性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了我国PM2.5污染与人群健康的暴露——反应关系,分析结果显示,PM2.5浓度每增加10μg/m3,人群急性死亡率、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增加0.40%、1.43%和0.53%,全人群哮喘的发病率增加2.10%,儿童支气管炎发病率和哮喘发病率分别增加6.60%和2.08%。

  此外,2002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就曾提到,如果空气中PM2.5的浓度长期高于10μg/m3,死亡风险就开始上升。这篇论文分析了一项长期研究中参与者的死亡率和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发现死亡率升高与PM2.5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有关联。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就表示过,呼吸科医生是最怕灰霾天气的,一到灰霾天呼吸病人就增加15%以上。从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PM2.5的日均浓度,他发现每当数值增加时附近医院呼吸系统等急诊患者数量就会有着明显的变化。前几年的研究显示,PM2.5的增长跟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每增加10个微克立方米的PM2.5,急诊量大概增长0.5%到1%。

  超过吸烟成为肺癌的最主要病因

  广东省气象部门首席专家吴兑根据分析广州五十多年来的灰霾数据发现,灰霾对市民身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现已超过吸烟成为导致肺癌的最主要因素,他和他的科研团队发现,PM2.5的浓度增加之后7—8年,肺癌死亡率就会上升。

  根据中国卫生部门统计,虽然中国人吸烟程度近40年来并无明显变化,但肺癌发病率却呈明显上升趋势。事实上,广州也存在类似问题,吸烟率变化不大,肺癌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根据钟南山的统计,近13年来广州唯独肺癌发病率增加最快,其中又以老城区的发病率为高,荔湾区和越秀区排在前两位。

  PM2.5上的吸附物更可怕

  在日常生活中,PM10主要来自道路扬尘;PM2.5则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日常发电、工业生产燃料燃烧后的残留物等。和PM10比起来,PM2.5的颗粒物更细,是“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大约是一根头发丝的1/20。

  潘小川说,PM2.5越细,表面积就越大,它吸附大气的有害物就越多,PM2.5比PM10更容易长时间漂浮在空气当中,所以PM2.5的毒性比PM10的毒性更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更严重。

  马文军也表示,正是2.5微米这么小的颗粒,容易在空气中长时间漂浮,会吸附大量重金属、化学污染物,被人体吸入后,进入胸腔、肺泡甚至血液,给身体带来危害。

  一般而言,直径超过10微米的颗粒物,会被挡在鼻子的外面;直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可以进入呼吸道,但随着吐痰、打喷嚏被部分排出体外;而直径在2.5微米以内的细颗粒物,却会顺利通过下呼吸道,小于2.5微米的颗粒可进入肺泡之中,并可通过气血交换进入到人体血管。

  PM2.5颗粒物的危害主要来自其表面吸附的各种化学物质,如硫酸盐、二氧化硫、重金属,以及携带的各种细菌病毒等,以其形成的灰霾天空气的流动性非常差,易侵入人体呼吸道,使人体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降低,造成呼吸不畅、胸闷、干咳、咽干咽痒等不适,长期吸入易致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等症,也容易使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慢性病急性发作。如果二噁英等致癌物质附着其中,进入人体会增加致癌风险。还有重金属,被人体吸收,危害也很大。

  专业指导:广东省疾控中心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所副院长、首席专家 马文军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教授 张挪富

  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

  通讯员 易学峰 梁宁 戴丽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