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但2010年均值与即将颁布的“新国标”比仍超1倍……针对“灰霾”元凶PM2.5,北京市环保部门6日首次公布一组研究性监测数据,拉开北京启动PM2.5监测及发布工作的“序幕”。
2012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都将打响这场声势浩大的“PM2.5攻坚战”。人们关注,中国达标天评价系统的“洗牌”,将多大程度倒逼中国转型?
专家表示,PM2.5的推出,为人们审视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提出了新角度,当前亟须跨越“三道坎”。
第一道坎是严控机动车污染。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管理处处长于建华说:“目前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近500万辆,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大气容量压力巨大。”专家表示,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拥堵程度严重,庞大的机动车保有量和低速行驶,造成汽车燃油燃烧不充分,从而导致PM2.5排放数量倍增。
要努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必须实施机动车高排放标准,加快油品升级,改变“好车吃粗粮”的状况。采用扩大限行区域和资金补助激励相结合的办法,加速淘汰各类老旧车,鼓励市民举报投诉“黑烟车”,加大高排放车辆检测力度,努力改善城市拥堵状况。
有关研究表明,北京市PM2.5约60%来源于燃煤、机动车燃油、工业使用燃料等燃烧过程,23%来源于扬尘,17%来源于溶剂使用及其他。能否控住“重化工”,是降低PM2.5的第二道坎。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当前,一些地方的产业结构仍偏向“重型化”,能耗下降的“紧箍咒”与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的“GDP崇拜”仍形成反差。全国人大环资委有关负责人分析,“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期相对应,我国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也正呈现高位波动、时好时差的相持期。”
经济学家张曙光表示,合理的价格体系是最有效的经济杠杆,引导现有的能源高消耗型增长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只有用“硬约束”“硬手段”,才能使经济增长模式尽快突破“相持阶段”。
影响PM2.5的第三大因素就是区域污染。“空气污染防治做不到独善其身,必须联防联控。”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告诉记者,PM2.5可以在空气中漂浮数天,区域传播非常严重。“如果没有多地区的多种污染物协调治理,联防联控,靠一己之力,空气质量很难再上台阶。”
对此,环保部明确,将继续完善大气联防联控机制,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为重点,实施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广清洁能源。(陈芳 张淼淼)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