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协委员提案:适当增加PM2.5自动监测子站(2)
立法限制主要源头排放
《提案》认为,应考虑经过立法程序形成地方法规,限制PM2.5主要源头排放。
应修改部分排放标准,达到更严格的限值。同时政府采取的重大产业政策、限排政策等,应考虑通过立法形成地方法规,使政策固化下来,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度。
- 事件回放
2011年10月底11月初,北京市等地区出现了连日雾霾天,引发市民和微博热议。
2011年11月16日,环保部第二次公示《空气质量标准》,其中将PM2.5纳入国家标准。
2011年12月22日,环保部要求2012年,北京、天津、河北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
2011年12月31日,环保部原则通过《空气质量标准》。
2012年1月5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称,要“打一场提升空气质量的攻坚战”。同日,北京市环保局称启动PM2.5监测。
2012年1月7日,北京市环保局首次公布PM2.5历史研究数据,称过去10年,PM2.5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
对话
委员:难点不是监测,而是减排
新京报:怎么想到要提交关于PM2.5的提案?
朱良:我过去就做过化工厂的监测。最近大家对PM2.5比较关注,作为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我对于空气不好也有切身体会。
新京报:如何保证这份提案的可行性?
朱良:我进行了相关的调研。主要是查资料、与周围人讨论、咨询专家这三种方法。
新京报:你认为PM2.5问题的难点在哪里?
朱良:监测不是难点,减排才是。现在一套PM2.5的监测设备8万到35万不等,北京建设整个体系,财政能承受得起。问题是,监测不是最终的结果,让污染物降下去,让空气好起来才行。这方面难度比较大。
新京报:政府的PM2.5数据如何才能获得公众信任?
朱良:政府监测程序、设备人员、保障体系等都比较规范,应该能获得公众信任。同时,应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监测站,这样更能反映实际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