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控制PM2.5须东部地区联动

2012年01月14日 09:57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对话人物 柴发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参与北京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转化及北京市空气质量目标研究,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控制对策与环境质量调控战略研究等。

提高空气质量之对话

  今年北京两会,PM2.5成为代表委员频繁提及的热词。诚如专家所言,就大气污染防治而言,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

  北京公布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意义何在?治理大气污染之路有多长?难度何在?日前,本报就此专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

  【PM2.5标准已呼吁十年】

  监测出来不达标,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能给政府和公众一个提醒,空气质量还需要改善

  京华时报:在公众的呼吁声中,各地纷纷给出了PM2.5监测的时间表。对此,您怎么看?

  柴发合:我们可以把这看作一次PM2.5知识的大普及,大家的讨论客观上加速了PM2.5控制的进程。其实早在十多年前,我们就开始关注PM2.5的问题,并在各种场合呼吁建立我们国家的PM2.5标准。

  京华时报:早期的研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柴发合:我们第一个项目是1998年开始的,叫“北京市大气污染成因研究”,当时由科技部立项,我们在地坛公园、化工大学、石景山等地设了6个站点,分为冬夏两次,每次15~20天,监测大气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其中包括PM10和PM2.5。之后我们又在广州、东莞、成都做了大量的PM2.5研究工作,解析它的成分和含量、来源,以及PM2.5占PM10的份额。

  京华时报:当时怎么考虑到要监测PM2.5?

  柴发合:因为那时国外已经开始研究PM2.5,美国在1997年就提出了PM2.5的标准。虽然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PM2.5的标准,但作为研究单位,我们肯定要跟踪国际动态,了解我们自己的情况。从2007年开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始在院内设点,持续监测PM2.5和臭氧浓度。

  京华时报:根据你们监测的结果,北京PM2.5这些年有什么变化?

  柴发合:前些天,市环保局分析过北京市近10年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和我们监测的情况基本一致,趋势是越来越好。2007年,北京PM2.5的年均浓度大概在100微克/立方米,到

  2011年,前10个月的平均浓度为60~70微克/立方米。但这与即将出台的年均35微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京华时报:也有反对的声音,说监测PM2.5后达标的天数会很少,如果都不达标,监测就没有意义。

  柴发合:PM2.5纳入进来,不达标的天数会增多,但实际上空气的状态没有改变,只是我们的标准提高了。监测出来不达标,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能给政府和公众一个提醒,空气质量还需要改善,形成一个逐步改善空气质量的气氛。而不是像现在,有些地方说“我们这里空气质量达标率在90%以上”,甚至有的地方说达标率100%,但这种“达标”算不上真正的达标。

【编辑:陈薇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