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是禁还是放(3)
“喜庆文化是可以革新的!”环保网友们早就打出了“绿色过年”的口号,呼吁将省下的鞭炮钱捐出来买PM2.5监测仪。很多人选择用电子鞭炮来代替。
“既然燃放烟花爆竹是一种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那么用做环境做公益来代替,不是更有意义?”网友“笑傲娃娃”称,表达传统年味儿能够更文明。
该 放
观点一:
鞭炮声里
寻年味儿
本报记者 尹晓宇
爆竹声中一岁除。
自从爆竹成为辞旧迎新中的仪式,那噼里啪啦的声响也成了人们对年味儿的界定标识之一。
1993年,北京市率先通过了《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然而2005年之后,修改后的“禁放令”让沉寂了12年的北京除夕夜又绚烂起来,在“禁改限”的背后是民间对年味儿的诉求,“禁放令”在现实中遭遇的尴尬。
援引当时一些媒体的报道,会有这样的一些声音:“逢年过节没有些许响动,那还叫什么过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历时千年的民俗,虽然当年京城禁放鞭炮之初,少了伤及眼球的悲剧,减少了火灾的隐患,保护了生态环境,赢得众多市民拥护。但一年一年过去,人们似乎总感到缺少了鞭炮声,过节便缺少了尽情欢乐的气氛。”因此虽有“禁放令”这道令牌,除夕、“破五”、元宵节,私底下甩两挂鞭的市民也有。
在“挺放者”来看,热闹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然也有一定仪式的情愫。比如,民间讲扫掉晦气,迎接财神,不少商铺年后开业,似乎来点儿鞭炮,来点儿声响,有讨个好彩头的寄予。来自山东省济南市城管部门的初步估计,仅初七一天,环卫部门就清扫了近210吨炮仗皮,春节期间一共清运了近1540吨。
上世纪90年代初,有300多个城市实行了“禁放令”,但北京“禁改限”之后,全国100多个城市也纷纷加入到了这个行列,如成都、武汉。而走到了第20个年头的广州“禁放令”,每年也还是徘徊在舆论的禁与限之间。
观点二:
产业分量不可忽视
本报记者 张意轩
81万箱,这是2012年北京市的烟花爆竹备货量;1429个,这是2012年北京市烟花爆竹零售摊位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