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高房价催生蜗婚族:夫妻离婚不离家均摊水电费(2)

2012年02月23日 14:16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纠结:现实面前难取舍

  事实上,像沈佳和刘强一样,在房价高启的残酷现实面前低头,饱受“离婚不离家”煎熬的夫妻,还有很多很多。确切地说,蜗婚,就是谁都不想放弃现有的房子,但谁都拿不出多余的钱让对方“滚蛋”。在房贷的压力下,也没有闲钱另租房子。万般无奈,只能彼此委屈,离婚不离家。

  日前,网上一篇《俺是比“蜗居族”更惨的80后“蜗婚族”》的帖子引起网友关注。帖中男主角也因为房子关系跟老婆离婚之后仍同住一间房,结果跟前妻带回家的男友因一点小事大打出手。

  “两年前,我们还是一起供房子的幸福一家人,两年后的今天,我的生活却越来越乱套了……是我们自己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么?当然不是。在我们身上发生的这些事情,其实更像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缩影……”发帖人的心酸引发众多网友讨论。

  记者看到,在回帖中,不少网友表示,都是高房价惹的祸。网友“调皮小宝”就说,她一个朋友就是这样,本来打算跟男朋友结婚,两人还一起付了首付,可后来因为某些事两人闹崩了,因为不舍得这么早把房子卖出去,两人就继续分担房贷,双方父母都时不时回那套房子住两天。

  可网友“我爱下雨天”觉得,不管有多么难舍的房子情结,都不赞成蜗婚。“试想,如果水火不容还硬要挤在一个屋檐下,彼此看对方不顺眼还要硬撑下去,对身心健康有害无益,搞不好再度发生争吵,新仇旧恨老账新账一起算,闹出大乱子也不足为奇。”

  不少网友对蜗婚中的男女表示同情。“现在看来‘蜗居’其实也是件幸福的事,虽然有房子压力,但是至少两口子之间有个共同的目标。可‘蜗婚’不仅承担房子的物质压力,还有离婚的精神压力,包括对方‘新欢’的精神压力。”

  在蜗婚这种尴尬的关系中,离婚双方会出现哪些情况?一名婚姻家庭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除了双方理智得以朋友相处,最后各自有归宿外,也有离婚后,双方发现曾经“一无是处”对方的优点,经过一番再认识,双方选择复婚。但也有少数离婚夫妇,面对破裂的婚姻却不得不生活在一起,延续婚姻中的问题,相互纠结和折磨,再掺杂财产纠纷,变成了最恨的仇人。

  理性:君子协议避风险

  统计数据显示,离婚不离家的蜗婚族,在离婚人士中比例并不高,不足一成。但这种现象一出现,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一位大学老师动情说:“这个话题现在为何热起来,因为它能宣泄老百姓心中的情绪——面对高房价的无力和焦躁。另外,在我们经济水平不高的年代,大家都惦记着实物,现在大家越来越关注精神层面,就蜗婚一个现象,附会了人们的很多情绪和话题。

  “夫妻离婚后不分开,住在一起期间,财务上分得不是很清楚,以后要分开住时,容易产生财务纠纷。”有着多年办理离婚案件经验的律师为蜗婚男女支招,在离婚后尽快签订“财产分割协议”,或者进行财产公证,蜗婚期间,最好有一个约定,把生活开支及添置的财产算清楚,如果有孩子,最好把孩子的监护权弄清楚,否则,再婚时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

  江苏省妇女研究所所长沈美华对蜗婚做法给予了否定:“这是蜗居生活下的一种权宜之计,一种暂时的平衡。最终的结果是,要么复婚,要么产生更大的矛盾造成第二次伤害。蜗婚,矛盾双方守着一套房子,幸福指数并不高,你在原地永远没有进步,随着岁月的流逝还会互相抱怨。”

  心理专家建议,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尽量不要蜗婚。双方若不得已选择蜗婚,最好在感情生活和经济花销的问题上做好公约,经济上的承担约定,空间使用上的约定,对一方新的情感关系的态度约定等等,双方用客观冷静理性的态度对待新的关系形态,以尽快适应和转换到新的身份当中。

  套用一首风靡的诗歌:你爱,房就在那里,不离不弃。你不爱,即使房在那里,于你又何益?你住,有爱相伴,房是实体,温暖着你。你不住,有爱相守,房在心里,要靠再寻觅。

  所以,离婚的夫妻,拿到房的,等待有缘人上门;没拿房的,就提起行囊再出发,千万别因为形式上的实体,而虚耗了内心追求新生活的动力。

  专家点评

  中国法学会会员李洪江律师:由于近来房价上涨过快,现实中确实代理了部分“离婚不分家”的案件。“蜗婚族”容易产生进一步的“感情纠纷”或者“财产纠纷”,最主要需要考虑财产分割的风险问题,建议在离婚后尽快签订“财产分割协议”或者进行“财产公证”;另外为了避免感情纠纷,可以将房屋出租,因此而产生的租金等也是日后财产分割需要考虑的,这样可以做到一举两得。(记者 阮蓓茜)

【编辑:张志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