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记者暗访北京养老院:护工不识字 喂药靠打听(3)

2012年03月28日 02:4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求解

  对于养老院大多存在的混住情况、护工短缺、医疗缺位和心理孤独等现状,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民政相关人士和研究养老的专家。

  【混住问题】

  “政府应按健康状态补贴”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姚远认为,国际上普遍做法是,老人住养老院按照能自理、不能自理分得非常详细,很少有混居的情况。造成养老机构混居的原因在于,养老机构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在土地、资金、人员、建设等多方压力下,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即收取老人费用。其次就是政策的落实问题,我国已有入住养老机构老人的评定标准,但这一标准并未严格执行。

  他认为,政府首先需要调整对养老机构的资助方式,比如改现在按床位补贴的方式为按照老人的健康状况实行补贴,增加失能老人床位的补贴力度。

  此前,北京市民政部门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将加大养老院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力度。

  【护工问题】

  北京今年培训1000人次

  对于养老院护工短缺,长期关注养老问题的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认为,目前我国机构养老的专业化人才相当缺乏,没有形成职业化发展模式。养老机构中直接照顾老人的一线护理人员存在着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女多男少)、专业教育背景和训练不足等现状,直接影响对老年人的照顾,也制约着养老机构的发展。政府部门需要有相关的行业职业规划,一些专业学校应在此方面加强人才培养。

  北京市民政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去年,实施养老机构院长全员培训,培训养老护理员1100人次,超过往年护理量一倍以上,今年完成1000人次的养老护理员培训任务。按照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万名老年人拥有护理员数(人),从2010年的15个增长到50个。

  【医疗问题】

  养老院应与医疗机构合作

  针对养老院缺乏医疗室和医生,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认为,养老机构多是民政系统和社会资本兴办的,多以“养老”为主,缺乏疾病防治功能,这已影响到一些养老机构的运行。今后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由于高龄化和残疾化,特别需要医养护理,浅表的养老需求是“物质养老”,深层的养老需求则是“医护养老”。为此养老院要与有资质的医院和医生联合使自己具备医养的功能。

  北京市卫生局曾建议,对于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应按照设置标准设置医务室。对于护养型养老机构,可与医疗机构中的“护理院”实现资源与功能共享。

  此外,市卫生局还建议整合医院、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和资格认证,统筹管理护理院和养老院中的护理员。

  【孤独问题】

  家人关怀对老人最重要

  面对养老院孤独的老人,北京市民政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十二五”期间,北京万名老年人拥有心理辅导员数(人)将从15人增加20人。

  穆光宗认为,养老机构要追求“品质养老”,小到提供可口的饮食,中到提供个性化的医养服务,大到提供多样化的精神关怀。最后在精神归属上,要实现“机构养老人文化”。“文化养老”关注老年人的物质、心灵、情感和精神需求,国外称之为身-心-灵的需求,可以更好地实现老有所乐、老有善终。同时,家庭对于老人的精神赡养功能是养老机构所不能替代的。配偶、儿女、孙辈和亲戚朋友的探望和嘘寒问暖对于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儿女多来看看,哪怕多打打电话,对于老人都比灵丹妙药管用。”北京多家养老院的负责人坦言。

  A12—A13版采写/本报记者 卢美慧 张永生 实习生 李禹潼 陈莹磊

  A12—A13版摄影/本报记者 尹亚飞 周岗峰

【编辑:段红彪】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