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七夕团聚是奢望 外来务工者如何解双城之殇
【焦点关注】
为外来务工者提供情感宣泄渠道
每天晚上9时以后,上海“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的接线员总是特别苦恼,因为时常会接到一些外来务工者打来的“骚扰”电话,“小姐你几岁啦?”“小姐,我能不能跟你聊聊啊?”
热线的接线员都是年轻女孩,热情并且善于倾听,不少有情感需求的外来务工者会以此作为情感宣泄场所,反复发泄,寻求慰藉。“心灵花园”心理咨询中心首席专家季龙妹告诉记者,接线员将每天都打骚扰电话的号码记录下来贴在墙上,现在已经有40多个了。
收入水平较低,单位没有探亲假,妻子来沪住宿问题难解决,是造成这种外来务工者情感空虚的主要原因。季龙妹分析说,这些外来务工者长时间脱离夫妻生活,加上周围工友的怂恿和误导,很多人难抵诱惑,坠入“深渊”。情节较轻的会躲在被子里看色情小说,外出找小型录像厅看黄片,严重的就会出入提供色情服务的场所,自我保护工作没有做好还容易染上性病甚至艾滋病。碰到发烧咳嗽或出现其他异状,很多人就开始恐惧,担心自己患病,然后彻夜难眠。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则将外来务工者这种畸形的生理表现,看成是现在城市过分追求经济发展量,而忽略以人为本的代价。他提出:“应该从根源上入手解决外来务工者的身份问题,给予他们与市民相同的待遇。通过更加完善的户籍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他们在城市生活的利益,这样才能推动社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季龙妹建议,从外来务工者个体层面,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转移注意力:“可以找一些方式让自己充实起来,比如打牌、打麻将、和家人通电话、看电视、看书、出去走走等等。”另外,她还呼吁政府能够出资为他们开设一个心理咨询热线,给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宣泄渠道,避免生理、心理的双重压力引发的不良后果。
【焦点链接】
郑州大学生帮外来务工夫妻搭“鹊桥”
8月16日,郑州市12名大学生在网上发布倡议书,打算在七夕当天,用暑假打工挣来的1.2万元钱,在宾馆订200间房,为外来务工夫妻免费搭“鹊桥”。
策划活动的12人大部分学的是建筑工程专业,今年暑假他们在建筑工地打工,外来务工者艰苦的工作环境触动了这些90后大学生,也让他们对外来务工者与妻子长期分隔两地的生活现状产生同情。
消息一发布,引发多方热议,支持和质疑声不断。不过,策划者遇到了更为现实的难题——七夕节当天不是法定节假日,外来务工者妻子在老家带孩子来郑州不方便,大部分外来务工者害羞不愿参与,造成了报名遇冷的情况。对此,策划者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一家三口也可报名,父子、父女、母子、母女也可报名,只需提供入住者身份证和所在工地信息。如果是夫妻入住,也要提供入住者身份证和所在工地信息,最好还能提供夫妻合法婚姻证明。”此外,报名者不再仅限建筑工人,其他工种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可以报名。
据了解,截至昨天中午报名结束,共有38个外来务工者家庭报名。一家宾馆愿意为这次活动免费提供40个房间,并为入住的外来务工者家庭准备了晚餐。
今天是七夕节。近年来,许多年轻人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选择在这一天互诉衷肠。然而在上海,许多外来务工者长期与妻子分隔两地,夫妻一年只能相聚一次,上演着现代版牛郎织女的故事。
打电话还得见缝插针
凌晨1时,在华山路上的天然气管道工地,很多外来务工者用通宵干活的方式开始了他们的七夕节。
“别说是回家见面,就连给老婆打个电话还得见缝插针。”老张来自安徽芜湖,这两天新项目开工,他和工友们要从晚上6时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晨。七夕节与妻子相聚,对他而言是一种奢望。
每年,除了春节,老张大多利用“五·一”假期,赶在农忙的时候回家一趟。开着拖拉机,把土夯实,再人力插秧。忙碌一个星期,地里的活结束了,他的假期也到头了,几乎没空和家人叙旧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