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政和!

福建北部,武夷山脉东麓,藏着一座由宋徽宗赵佶赐年号为名的县城——政和。

一个个传统村落散布在七星河边,一栋栋古民居里炊烟袅袅,一座座古廊桥横跨溪水之上,“中国戏剧活化石”四平戏绕梁不绝……
这里是一座泡在茶盏里的千年古县
政和县古称关隶,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留下了先民繁衍生息的足迹。“政和”本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取自“政通人和”之意。作为“茶痴”的宋徽宗为何赐年号为县名?这就要从这里的千年产茶史说起……

“千年白茶,百年工夫”。这里自古是产茶重镇,茶事兴盛于唐末宋初,宋朝时期即为北苑贡茶的主产区。高山多,山林的海拔落差和早晚温差大,常年云雾缭绕,使这里拥有茶叶生长的理想环境。
北宋政和五年,宋徽宗品茗建州府关隶县进贡的“白毫银针”,盛赞此茶,便将年号“政和”赐为县名。就这样,福建政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因茶而得名的县,并沿用至今。

900年前,宋徽宗盛赞政和白茶“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900年后,政和因茶兴业、以茶富民,成为白茶核心产区、中国茶业百强县、中国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这里是亿年龙鸟起源地
约1.5亿年前,奇异福建龙在这里挣脱了地心引力,展翅飞翔。
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组成的研究团队,在政和晚侏罗世地层发现了一件保存近乎完整的恐龙化石。经过近一年的修复和分析研究,研究团队认为这一新物种属于鸟翼类,将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

这是福建省内首次发现恐龙化石,也是目前已知侏罗纪时代最晚、地理位置最南的侏罗纪鸟翼类,填补了鸟类起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部分空白。
相关研究成果2023年9月6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这里是朱子文化孕育地
800多年前,朱氏入闽的“第一站”就是政和。

朱熹的父亲朱松出任政和县尉期间,先后创办云根书院、星溪书院,教化子弟,培养人才,首开政和教育之先河。

朱熹在此孕育成长,成年后常回政和祭祖、讲学布道、教化乡民,一时之间八方学子云集政和。从此,政和文风振兴、英才辈出,“先贤过化之乡”美誉流传下来。
这里是廖俊波事迹传习地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代楷模”廖俊波曾主政政和四年多。他立足实际,拼闯实干,推动政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留下许多感人故事。

这些故事,在廖俊波先进事迹展示馆内,通过智慧大屏、影像回放、实物等形式生动再现。
这里是结下同心福缘的福地

同心经济开发区、同心大桥、同心林……走进今天的政和,一项项同心工程遍布乡镇,见证福建省统一战线与政和的深厚亲缘。

2011年,福建省委统战部选择政和作为统一战线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试验区和参与脱贫开发的重点地区,凝聚全省统一战线力量,全力助推政和县加快发展。

人才下沉、科技下乡、资金导入、项目带动、产业帮扶……十三年来,同心力量不断汇聚、同心资源持续注入、“同心”品牌项目一一落地,化作这片发展热土山山水水间的“同心大圆”。
这里是放空心灵好去处
“一江春水向西流,二元地理美如画。”
政和山川秀美、生态优良。鹫峰山脉横贯中部,东高西低、高山平原“二元地理气候”造就了“一江春水向西流”的丰富生态景观。

46万亩竹林,11万亩茶山,山高涧深,云雾缭绕,好山好水,竹海茶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这里有四面环水、形似小岛古村落石圳村,房前屋后遍植白茶。石圳村曾在明清时期繁盛一时,是政和的水陆中转码头和物流仓储中心,至今保留着闽北传统村落的古朴风貌。

这里有“离天很近,离忧愁很远”的天村稠岭,平均海拔950米,落日、云海和星空,瑰丽灿烂,变化万千,“睡在星海,醒在云端”,“云住半间,我住半间”。
这里有政和工夫红茶发源地、“高山野白第一村”锦屏村,青山绿水守护着茶香秘境,树有灵、水可亲、茶香满衣襟。

这里有“中国第一楠木林”,一百多亩的山林内生长着上千棵珍稀闽楠,平均树龄300余年,其中树龄最大的已600多岁,经过数十代人的保护管理,至今仍翠碧连云,生机无限。

这里有“中国竹具工艺城”,作为全国最大的高端竹家具生产基地之一,竹茶具占据全国70%市场份额,竹家具、竹空间设计生产引领全国,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



非遗民俗,是时光沉淀的政和记忆。这里有103座各类古廊桥,83项非遗项目,298个非遗传承人。走古事、端午走桥、百家茶宴和李三娘信俗等非遗民俗,融进了政和人的生活里,传承流芳。


煎炸烹煮,是政和人对生活的热爱。这里有并称“东平四宝”的东平小胳、东平扁肉、东平烧饼、东平胰子,有“政和文公宴”“政和白茶宴”“一鹅五吃”“稠岭素食”等特色宴席,用味蕾传递文化的记忆。

抬眼看一看,竹海碧涛送清凉,满眼都是绿的;迈步走一走,白云生处有人家,每次呼吸都是清甜的。

AI也去了趟政和
来看看AI眼中的政和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政和!去这座宜工宜农、宜居宜业的闽浙边现代化生态新城,看龙鸟、品白茶、寻朱子、学俊波,观赏自然风光的秀美,触摸传统文化的古朴,体验特色民俗的鲜活,感受县域经济发展的脉动。
部分图片由福建省摄影家协会提供
作者:闫旭 张斌
视觉:倪雯冰
制图:中新AI实验室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社会新闻精选:
- 2024年10月16日 12:27:10
- 2024年10月16日 11:15:28
- 2024年10月16日 09:31:53
- 2024年10月16日 09:04:46
- 2024年10月16日 09: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