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两会”关键词之三:
新三板
新三板的扩容筹备工作在去年底就已基本完成,今年年初,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就表示,新三板扩容将是今年证监会的头等大事。据悉,关于新三板的扩容方案已上报到国务院,目前正在相关部委征求意见,预期今年“两会”后将推出。按正常工作进度,关于新三板的企业挂牌规则、合格投资者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建设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基本成型,各园区开始正式上报拟挂牌企业的申报材料,如果进展顺利,最快三季度首批扩容企业将正式登陆新三板市场。
不过,在“两会”上,尚福林表示,尽管目前相关制度安排已经基本到位,但还有些技术细节要继续努力。目前并无何时扩园的时间表,“因为市场的事儿要按市场规律办,条件具备就会择机推出”。
国泰君安发布研报认为,园区公司、创投公司以及证券公司都将受益于新三板市场的快速发展,而作为新三板的核心机构,证券公司将是新三板的最大受益者。基于新三板、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全面提速及其对行业的实质性推动,继续维持对证券行业的推荐评级。长期来看,投行能力、投资研究能力和资本优势将决定证券公司在新三板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短期而言,在主办券商业务上的积累、园区企业的资源优势。综合来看,我们首推广发证券。具备综合优势的大券商、具备地缘优势的中小券商也应收益不菲。
值得普通投资者关注的是,此前限制个人投资者参与报价与转让交易的“新三板”将开门迎散户,消息称可能效仿股指期货,投资门槛为50万元并有两年股龄,交易门槛将由原来的最小交易单元3万股降至1000股。鉴于目前创业板、中小板的高市盈率发行,以及更高的上市价格,目前“新三板”公司远低于创业板、中小板公司的股票价格,对于投资者来说无疑具有吸引力,也将更具财富效应。如果三板公司转板成功(登陆创业板或者中小板),对于在三板上的投资者而言,就如同买到了原始股。
专家建议:
不过,股市观察家皮海洲提醒投资者,“新三板”并非是散户的天堂,相反,它很可能成为散户的“财富陷阱”。皮海洲指出,投资新三板存在四大风险:首先是交易风险。“新三板”挂牌的公司是非上市公司,其交易方式为集合竞价方式,进行集中配对成交。想买买不到,想卖卖不出,这是投资者经常遇到的风险。其次是公司上不了市的风险。据推算,未来将有约12000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沙里淘金,这显然不是一般的投资者能够做到的。其三是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其四是企业破产的风险。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并非是上市公司,破产或倒闭将是“新三板”公司不可回避的事情。加上这些公司本身又缺少透明度,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散户无疑将会是“新三板”公司破产或倒闭的埋单人。
掘金“两会”关键词之四:
国际板
创业板、股指期货、国际板,此“三大件”被称为股改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创新的三大战役。目前,创业板和股指期货已经推出,只剩下国际板在积极筹措。此前,市场上多次传出国际板即将推出的消息,但总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今年“两会”上,尚福林再次表态:推出国际板没有时间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继去年“两会”之后,今年再度在提案中呼吁,中国应加快推动国际板。“应抓住机遇,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开设国际板,为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更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一个全新的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贺强也表示,通过建立国际板,引进国外优质企业上市,不仅可以使国内投资者分享外国公司创造的利润,还可引入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中国证监会正在筹备国际板的建设,相关的技术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各方面的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中。尽管没有具体的时间表,但是国际板的推出基本已成定局。”
对于国际板,部分优质的境外上市红筹公司及大型跨国企业,以及一些跨国公司,都已表示出对浓厚兴趣。
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就表示,监管部门正在制定红筹股回归内地股票市场的具体办法,而今年中移动最大的计划就是回归内地股票市场。希望中移动能尽快回归,越快越好。但具体时间表要取决于监管部门;全国政协委员、盛大网络董事长陈天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已经有一些中介机构在和盛大接触,如果国际板开通,盛大会第一时间申请;在此前,汇丰集团首席执行官欧智华也曾对媒体表示,汇丰想要成为第一个在上交所国际板上市的外国企业的想法没有改变,一旦政策明确,马上就会做出反应。
专家建议:
不过,市场上也有反对的声音。燕京华侨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华生就指出,推出国际板要慎重。当前,大量中小板、创业板的公司上市融资、新三板扩容,股票市场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推出国际板会增加股市的压力,单向扩容并不十分妥当。
市场还普遍担心,在中国的市场上,盛行“炒”股票,投资者主要是为了资本利得进行股票炒作。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推出国际板实际上就是“让境外的企业来境内圈钱”。
掘金“两会”关键词之五:
发行制度改革
IPO“三高”(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比例超募)问题,极大地放大了股市的投资风险,去年底今年初出现的新股破发潮,让广大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在股市里投资变得举步维艰,以致“远离股市”成了不少投资者的共同心愿。市场上关于“发行制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在本次“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都呼吁,“十二五”期间,应继续深化发行体制改革,逐步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据透露,目前资本市场“十二五”规划正在研究制订中,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这一内容有可能写入该“十二五”规划。
目前,我国境内股票发行实行的是以保荐制度、发审委制度、询价制度为基础的核准制。尽管目前来看新股发行两轮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定价基准开始接轨,但“三高”问题依然存在,新股发行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在于如何将询价机构和普通投资者的利益直接挂钩,否则的话,就难以保证询价机构不出现漫天报价,造成IPO定价奇高而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现象。
专家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副总经理谢卫就建议,推行更合理的新股发行办法,杜绝超募资金出现。在新股发行办法中可以参考美式招标法,即企业确定最高融资额上限及拟发行股份数量上限,市场所有参与者均可按自己的报价与数量参与新股认购,新股最终按价格高者优先配售的原则进行分配,直到某一价格之上达到融资额或者拟发行新股被认购完毕。这样的美式申购机制,可以充分发挥证券市场正常的价格发现功能,从而抑制机构疯狂乱出高价认购新股的冲动,也可以减少证券市场因严重超募、过度扩容而导致的股价下跌。
“两会”代表委员介绍,“十二五”期间,应坚持市场化方向,继续深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具体来看,一是充实完善保荐制度,提高投行执业水平和质量;二是优化发行监管审核机制,进一步优化发行审核制度,优化行政许可程序,进一步完善发行监管方式和政策;三是建立健康的投融资市场文化,培育市场化发行和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机制,为实现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打下良好基础。
记者 田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