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美国股市,遵循着一条公认的守则:保护最弱小的投资者,也就是保护整个华尔街。反观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屡出问题,不诚信已经成了资本市场上的一颗毒瘤。如最近的紫鑫药业造假案,被称为“银广夏第二”。复牌后多个跌停等着它,股民的数十亿元财富眼看就要灰飞烟灭,股民疾呼:“中国的股票二级市场就是一个屠宰场!”由于造假成本低,收益高,上市公司造假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广大中小投资者一不小心踩上“地雷”,往往会遭受重大财产损失。而由于相关制度建设的不到位,投资者想通过法律手段来挽回自己的损失,其难度之大,不亚于上青天。因此,建立一整套严格的纠错机制(如退市、承担无限的民事赔偿责任等),让上市公司对造假“谈虎色变”,中国股市才会有希望。
案例▶▶ 中恒集团:机构疑似提前获知负面消息
几乎每一次上市公司虚假信息的曝光,都会引发股价的急速下跌。而广大散户,又都是股价暴跌的最大受害者。
9月1日,中恒集团复牌(此前的8月23日,中恒集团停牌),不出市场所料,中恒集团开盘即被牢牢钉在跌停板上。9月2日,中恒集团继续大跌6.7%。算上8月22日的跌停,短短三个交易日,中恒集团的股价已经从20.30元跌到目前的15.34元。中恒集团如此跌势,是因山东步长无法完成约定的销售任务,经双方协商同意解除协议。去年11月5日,中恒集团将旗下梧州医药的产品总经销权交由山东步长。根据当初的协议测算,中恒集团制药板块2011年度将实现收入约23亿元,2012年度将实现收入约30亿元,以后三年每年均有递增。受此利好刺激,中恒集团股票曾一气完成5个涨停。
让广大散户质疑的是,在8月22日,也就是中恒集团停牌前一交易日,多家机构闻风出逃,甚至不惜跌停出货,从而避开了后面的大跌。“为什么机构能提前获得消息割肉出局?广大散户只能死扛?中恒集团有没有事先向机构泄漏?”一位股民在股吧里的抱怨引来众多跟帖。
紫鑫药业:银广夏第二?
相比中恒集团被质疑信息披露不对称,投资者对紫鑫药业的控诉更是直接——被称为“银广夏第二”。8月16日,媒体报道称,紫鑫药业以人参贸易为托,大肆注册空壳公司,隐瞒关联交易,进行自买自卖,被指复制银广夏骗局。公司股票于8月17日开市起临时停牌,待调查结果公布后复牌。
资深股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前一段还在重仓操作该股,幸亏近段时间大盘不好,自己已经从7月底就空仓了。“紫鑫药业要开始瀑布般的跌停表演了。紫鑫药业对A股市场而言,将是新一轮信任危机的开始。”网民“悠然海客”也在网上评论道:紫鑫药业,有馅饼的地方都有陷阱,而且往往是一个馅饼旁有十个陷阱。涨,散户苦;跌,散户苦。珍爱生命,远离紫鑫!
类似的事件,A股市场上在不断重复。2007年,杭萧钢构344亿元的“天价合同”案,让杭萧钢构收获了12个涨停,当信息造假消息曝光后,连续的跌停让投资者们措手不及;2011年3月2日,彩虹精化公告,控股子公司彩虹绿世界签署了4份销售意向性协议。而在公告之前,彩虹精化股价一路飙升。但是,该份公告存在多处重大错误,包括交易对手方名称、注册时间、注册地址、交易对手方股东名称、交易对手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和协议签署日期等。8月4日,彩虹精化复牌,股价持续跌停。
针对彩虹精化虚假信息案件,著名财经评论员朱大鸣在腾讯微博上表示,诚信是上市公司的最起码基础,可是中国的上市公司有多少完全能做到真正的诚信呢?大家挤破头上市无外乎是想一夜暴富,通过股市来圈钱,管理层监管的责任尤为重要。
信息不透明导致股民损失惨重
与造假给上市公司及参与的机构带来的丰厚“收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股民亏损累累。一般而言,虚假利好消息出来后,公司股票往往会惯性冲高,很多不明就里的股民高位接盘。此后,即使虚假信息没有曝光,股民也会遭遇高位套牢的命运。而一旦虚假信息被曝光,更是会面临断崖似的连续跌停,连割肉出局的机会都没有。
以“宝安石墨矿”事件为例,中国宝安子公司贝特瑞网站上去年曾披露,“(中国宝安旗下鸡西市)贝特瑞拥有近2.68亿吨储量、适合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优质石墨矿产资源,可以确保原料供给稳定、持续。”此后,多家券商据此发表研报指出,中国宝安将成为新能源电池“负极龙头”,推荐买入。而针对上述多家券商发布的研报,中国宝安并没有及时纠正。今年1月19日晚间,该公司称其控股子公司贝特瑞目前已完成石墨烯制备工艺的小试,正在进行中试,并已提交了该产品相关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一项。
今年1月下旬,市场上“石墨”概念横行,以中国宝安为龙头,方大炭素、中钢吉炭、新华锦、天富热电等与石墨沾边的个股纷纷走强。中国宝安股价至2月22日创出25.45元新高,较1月19日公告前涨86%。然而,从2月23日早盘开始,石墨烯概念股全部绿色开盘,板块整体遭到市场抛弃。3月1日,有投资者在深交所的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向中国宝安发问:“机构研报所说黑龙江宝安新能源公司(宝安子公司)在鸡西有1亿吨石墨矿储量,不知是真是假?”中国宝安称:“公司在鸡西有个石墨产业园,主要是从事石墨深加工,目前没有石墨矿。”
不少股民在“石墨概念”行情尾声阶段高位接盘中国宝安,被深度套牢。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4月19日,股民李某请求证监会对国泰君安等四家券商及相关证券分析师在“中国宝安石墨矿”事件中涉嫌虚假陈述进行查处,并正式向证监会递交了《对国泰君安等券商及证券分析师的投诉信》。证监会也表态称,建议受害投资者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然而,到目前为止,股民的投诉依然没有得到最终的答复。
2007年杭萧钢构344亿元的“天价合同”案,更是让广大投资者损失惨重。不少投资者集体到法院起诉杭萧钢构虚假陈述。从2007年5月份集体诉讼开始,其间经历了“暂停受理”、“中止诉讼”等一系列波折,直到2009年5月此案才尘埃落定,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调解下,杭萧钢构与118名投资者达成了协议。100余位原告获得杭萧钢构的一次性现金赔付约400万元。职业投资人郇良指出,猖狂的虚假信息和内幕交易,是散户难以摆脱“韭菜”命运的罪魁祸首。保护散户,就要对虚假信息、内幕交易下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