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问题一直是国人最关心的问题,房地产业在中国也是一个地位特殊的支柱行业。近期,监管部门开始了对楼市的严厉调控,楼市未来路径成为关注焦点。是房价高了,还是钱毛了?调控是首先起到降低房价的作用,还是会延缓开发商拿地?保障房建立何种机制才能真正保证“居者有其屋”?针对以上热点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房地产系主任华伟博士。
1
土地招拍挂制度待完善
深圳特区报:房地产是不是暴利行业?这个问题谈了十几年,群众认为“有暴利”,但房产企业却声称利润薄。为何有这种巨大反差?
华伟:高房价实质是高地价,而高地价和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关系密切,这一点毋用赘述。近几年,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很突出,各大银行放贷总量惊人。在通胀预期之下,大家都把房产作为最可靠的资金保值手段,导致需求很旺,海量的货币同时去追逐有限的商品,房价怎么能不高?是钱不值钱了,还是房价高了,这个问题可以好好想一想。
实际上,和一些垄断行业相比,现在的房地产算不上暴利行业。目前,国内已在政策上全面实行了六类及以上用地的“招挂拍”政策,地产业已从整体上告别暴利,土地出让价格本身就高,地产业已回归到了资金密集行业这一特点。根据政策规定,一则自有资金为二成至三成,“四证”齐全方可向银行申请贷款。即使贷到,财务杠杆也降到3倍左右,实际情况是,房地产找信托融资的要求都比这要高。现在,在这个行业年回报20%以下且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还不一定拿得到信托。
有一点不容忽视,商品房生产和供给的周期比较长,房地产开发的成本本身就高。开发商从拿地到开工,需要经过多重审批,链条较长,寻租空间也大,无形中提高了成本。而税务新规则明确规定,项目毛利超过30%的部分,要按累进最高60%的比例征收土地增值税,然后再交所得税。所以说,房地产行业就算有暴利,相当一部分也变成了税收。
深圳特区报:“招拍挂”的确会降低行业利润。但是,有人在抱怨这个制度有漏洞,一是“价高者得”导致“地王”频频出现,拉高房价;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又通过暗箱操作,让关系户“价低者得”。
华伟:“招挂拍”大幅度提高开发商进入市场的资金门槛,再加上历年来商业银行对开发贷款的紧缩,财务杠杆比率大幅下降,该政策对市场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讲,宏观上“招挂拍”政策势在必行,而具体执行中却往往出现问题。在政策制订上缺乏一个全国性的根本性的指导原则,哪类土地该拍、该挂、该招,缺少配套细则。由此,造成实践中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具体项目的解释口径“天马行空”,再加上缺乏有效监督,于是,“招拍挂”除了“价高者得”的原则被遵守外,其他规则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出台“招挂拍”政策实施细则是当务之急。比如对所开发物业定位于投资客为主要销售对象的中高端物业,必须完全施行价高者得的拍卖模式。对改善型需求为主要定位的开发用地,则视市场冷热来决定出售方式。对于普通商品房、限价商品房或经济适用房则必须多设具体技术指标再定向“招挂拍”,综合指标选择给哪一家地产商,而非单一价格指标。打个比方,当前“招拍挂”最大的问题,是让狼和羊公平地进入市场,缺乏门槛,从而结果必然是羊被狼吃掉,必须是羊有羊圈,狼有狼窝。只有把各类土地的供应分门别类,针对不同的客群有效区分开,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最初的政策目的得以实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