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风潮 逃离华尔街五大案例(8)
案例五
盛大:为了回归高估值的A股?
2月14日这个浪漫的日子,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盛大”,原代码:SNDA.NA)悄然告别了纳斯达克。
在近期这批退市的中资企业中,盛大可谓是“德高望重的老大哥”了。2004年5月,盛大在美国上市,成为中国网游概念在美上市的第一股。然而,老资格不能帮它摆脱估值过低的命运。其股价2009年巅峰时曾达到63美元,此后震荡走低,去年10月初一度跌破30美元。
去年,华尔街做空中国概念股,盛大也受到了波及。其子公司盛大文学筹备上市时,陈天桥的估值接近10亿美元,但投资机构却只给出2亿美元。
“网游公司在美国的估值一向很低,市盈率通常只有个位数。同时,盛大等中国公司的股票一直是基金在操作,散户并不熟悉。这就导致流动性差,进一步降低了市场估值。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在美国的再融资功能几乎丧失,纳斯达克不再值得流连。”雪球分析师刘志超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陈天桥本人曾多次表示,盛大希望回归国内资本市场。假如国际板推出,他们会第一时间申请。由此,业内人士认为,A股市场将是盛大的下一步归宿。“等A股市场推出国际板,相信盛大将会是第一批成员。”刘志超表示,当然盛大面临着和其他海归同样的难题。美国私有化更多是重组并购的需要
“私有化”源自美国,其第一次大规模涌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当时,许多在牛市上市的公司为了利用股票价值被低估而获利,开始回购公众股东持有的股票,从而有了“私有化”一说。
加华伟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向前认为:“上市公司私有化模式在欧美市场已较为多见。PE利用举债或其他金融工具把价值被低估的上市公司私有化后,孵化成长,再行并购或重新上市,从中发现并缔造新的价值链。”
如今在美国,私有化已经成为和上市一样常见的商业行为。企业私有化的原因,也不再像大萧条时期那样单纯为了获利,而更多的是重组并购等商业运作需要。经《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在去年美国退市的316家企业中,有245家的退市原因为“并购”。 孙冰 李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