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4年发明水陆两栖车
要不是今年2月拿到了国家专利,刘信华可能依然是一个普通的泥水匠。今年5月15日,刘信华发明的水陆两栖车获得了国家专利后,他租用吊车将原型车放进荣昌濑溪河行驶了一圈,这让他成了荣昌县城家喻户晓的人物。“你是说那个造水陆车的?他就住在金鹏小区边!一直往前走就到了。”在寻找刘信华的过程中,不少热心的荣昌居民得知记者的意图,都很热情地为记者指路。
见到刘信华,他正在自己的工作间擦拭心爱的水陆两栖车。记者看到,刘信华发明的水陆两栖车车身整个用铁皮包裹,底盘有三只轮子,尾部有螺旋桨,还配备有后视镜、挡风玻璃等。
“车身全长5米、宽1.8米,车重1吨,能够载重3吨,在水里的最高时速可达30公里,路面行驶的时速在60公里左右。”刘信华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爱车的性能,一边爬进驾驶室,将车开到马路边,在大雨中行驶了一圈。
“泥水匠也可以搞发明嘛,你看,我这车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刘信华拿出专利证书得意地说,他从1998年开始研制水陆两栖车,花了14年时间才终于修成了“正果”。
洪灾遇险后开始搞发明
刘信华告诉记者,他之所以想发明水陆两栖车,源于1998年时荣昌遭受的一场大洪灾。
当时,刘信华的家紧靠着濑溪河,洪水淹进刘信华的家后,全家人都不得不躲到床上去。“要是水位再高一点,全家人都有生命危险,我现在想起来都感到后怕。”刘信华说,他那时就发现,不管是船还是汽车,只要洪水一淹,船很容易翻、容易沉底,汽车根本无法行驶,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这让他产生了要发明一辆水陆两用车的念头。
刘信华说干就干,而且一干就是14年。在这14年里,身为泥水匠的刘信华如饥似渴地自学机械知识,仅专业书籍就买了27本。“我只有小学文化,看这些书是有些吃力,不过还是坚持下来了。”刘信华笑着说。
图为7月3日,重庆荣昌,刘信华指着自己发明的水陆两用车。蒋雨龙 摄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