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观察:白折腾20年 台湾教育改革出现5大血泪教训(3)

2014年11月19日 11:0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参与互动(0)

  反省之三:学生急功近利不敢面对挑战“血的教训”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教育问题昨天在台“中研院”院士会议上引发热烈讨论,“中研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讲座教授张懋中指出,现今台湾学生遇到问题,不肯自我尝试、挑战,而是打电话问学长后直接告诉他“学长说这做不出来”,缺乏追寻知识和真理的动力,只想早点拿到学位。

  张懋中说,他从最近收的台湾学生发现,台湾教育病的最深地方不是教育资源不足,而是“资源越好,教育可能越空洞”,过去台湾穷,留学生出去念书都是背水一战、无路可退,反观现在环境好了、资源多了,学生却缺乏意志力,要他们做研究,却先打电话问业界学长。

  他也发现过去台湾留学生在外面表现不俗,但现在即使是台湾一流学校毕业生,在外面的表现也只有中上。他认为台湾社会家长急功近利害了学生,造成“赢不起也输不起”,不敢接受失败。

  还有院士说,台大学生有些现在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是落荒而逃,台湾教育改革20年搞得一塌糊涂,已是“血的教训”,台湾教育如何走到这一步,值得台湾社会好好反思。

  “中研院”前“院长”李远哲说,台湾中学老师都有硕士学位,但可惜的是,这些硕博士学位都不是为了当老师而培养的。他举自己儿媳妇为例,她是化学系高材生,因想当老师,就在研究所念教育硕士,只为对教学有帮助。

  李远哲指出,师资培育、课纲问题,很多学者、老师不知道提供多少次意见给教育部门,但教育部门都没有落实,所以他才会说,不要太相信“教育部”,每次都讲教改,但若学生听不懂,硬要他坐在那里,也是一种暴力。

  反省之四:盲目参照欧美制度

  很多人一提起台湾的教育现况与20年来的教育改革,就将矛头指向李远哲。李“院士”是台湾教改的领头羊,他当年顶着诺贝尔奖得主的光环,一言九鼎,主要参照欧美的教育制度,制定了台湾教育改革的计蓝图,李登辉鼎力支持,拍板执行之,于是影响了数十年来台湾年青学子的教育。

  李远哲有话要说,他在《教改20年: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20年前基于责任接下“行政院”教改会召集人,教改会是临时编组,不是行政单位、没有经费,仅提供建议,后来历经政党轮替,情况多有变化。如今外界把矛头指向他,自己受到委屈没有关系,这个社会是非不分,把“单一对象”当作教改过错的焦点,对促进改革不仅没有帮助,也是不对的。

  曾任“教育部长”的黄荣村为李远哲开脱,他说:教改20年的起始点是1994年的410教改行动,当时已提出“小班小校”、“广设高中大学”、“教育现代化”及“制定教育基本法”四大诉求;李远哲1994年9月才接教育改革审议委会召集人,教改四大诉求已经定调。1994年的大学生少,当局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不足,才出现广设高中大学的诉求;但当年诉求的是设公立学校,而非私立专科学校升格为学院、科大。大批的专科升等为改制学院,但是技专升格大学后,多数没有维持技术职业教育为主的精神,以致一般性的大学过剩。不少专科改制都是基于选举及政治考虑,连陈水扁当政时也喊出“一县一大学”的口号。

  李远哲20年前的声望无可比拟,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看来是无所不知,由他领导推动的台湾教改,那还能错的了吗?手持尚方宝剑一路雷厉风行下来,力道十足,于是在一个人口两千三百万的地区,十年之内就出现了150所大学!如今李先生将他的职责与影响力,缩小在一个临时编组的“行政院”教改会召集人上面,又反过来编派台湾社会是非不分,把“单一对象”当作教改过错的焦点,他不能苟同。

  李远哲表示,教改20年来,“教育部长”换得太快、九年一贯教育政策还没准备好就匆促上路,都是教改失败原因。“多元入学”升学管道,要求学生要会打篮球等各种才艺,许多外配子女或乡下学生反而没有机会。李远哲认为,教改要成功,社会要先改革,讲“行行出状元”根本没人相信,在“赢者全拿”的社会里,大家都想赢,很难推动多元化社会。他将这种情况归咎台湾环境“不公不义”,当局负债过高,台湾年轻人一出生就负债上百万元,他们对未来不抱希望。他感叹,台湾现在面对的将来,是非常黯淡的,若社会要成功改革,就要先让社会公平合理,才能扭转价值观。

【编辑:王诗尧】

>台湾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