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合作,架起中拉友谊之桥
通过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教练员援教培训、运动员交流等方式,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建立了多层次的体育交流与合作,不仅促进了中拉双方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也推动了双方的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
哥斯达黎加国家体育场——
“体育事业发展重要瞬间的见证者”
本报记者 陈海琪
哥斯达黎加国家体育场坐落在首都圣何塞西北角的萨瓦纳公园内,因其外形酷似两片迎风招展的白帆,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海之帆”。体育场造型新颖,运用哥斯达黎加国旗的红、蓝、白三色,将哥斯达黎加国徽上海浪、帆船、火山等元素融为一体。
在国家体育场建成之前,圣何塞只有一座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旧体育馆。经过原址重建,原有1.3万个座位的旧体育馆变成可容纳3.5万人的国家体育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2011年,国家体育场正式投入使用。
从设计到施工,中南建筑设计院等中国企业参与哥斯达黎加国家体育场的重建。中南建筑设计院负责体育场设计的李钫介绍,尊重自然、追求和谐是哥斯达黎加国家体育场设计方案的出发点。作为哥斯达黎加最著名的体育建筑之一,国家体育场也被誉为“中拉体育合作的成功典范”。
“这座体育场不仅是我们的体育中心,也是大都市地区开展文化和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哥斯达黎加体育部长莫拉表示,“体育馆的建成为我们举办重大体育赛事提供了条件,让哥斯达黎加人民多年的体育梦想得以实现,也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国家体育场管理委员会总经理戴安娜表示,得益于中国先进的工程技术和设计理念,国家体育场具备了承办大规模国际赛事的能力。截至目前,国家体育场承办了中美洲运动会、国际足联U—20女子世界杯等国际赛事,是“哥斯达黎加体育事业发展重要瞬间的见证者。”
2021年9月,在中国企业的帮助下,国家体育场完成了消防、监控、应急电源等系统升级改造。此次升级改造极大地提高了体育场日常使用便捷程度,为当地民众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无论是观看足球比赛,还是参加大型音乐会,这座体育场已经融入许多哥斯达黎加人的日常生活。哥斯达黎加作家埃尔南德斯十分喜爱到这里观看足球比赛,“能够在如此现代化的体育场里为哥斯达黎加国家队加油助威,见证他们在赛场上获胜,真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哥中之间深厚的友谊。”
埃尔南德斯也是国家体育场施工协调员。工程结束后,他写了一本书《哥斯达黎加的中国故事:国家体育场的建设》。书中详细描述了中国帮助哥斯达黎加建造国家体育场的过程,“我目睹了中国工作人员如何克服施工难度高、语言不通、工期紧张等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体育场的建设。感谢中国朋友的帮助!”
格林纳达国家田径场和国家板球场——
“帮助更多运动员在比赛中拥有出色表现”
本报记者 时元皓
加勒比海东南部岛国格林纳达,首都圣乔治北侧坐落着由中国企业援建的格林纳达国家田径场和国家板球场。背靠郁郁葱葱的山林、面朝辽阔大海,两座场馆不仅满足承建国际赛事的要求,还是格林纳达狂欢节等文娱活动的举办地。不少格林纳达当地民众在网上这样评价这两座场馆:“加勒比地区最好的体育场馆之一”“一个与朋友和家人享受运动和各种聚会的好地方”。
2004年,格林纳达国家田径场和国家板球场受飓风影响损毁严重。在中国援助下,两座体育场馆先后重建。国家板球场于2007年2月实现交付,并在当年成功举办板球世界杯,是目前格林纳达规模最大的体育场馆。2015年,由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家田径场援助项目顺利竣工,建筑面积超过1.16万平方米,配备7000个观众席,获得国际田联一级认证证书,成为格林纳达功能齐全、能够举办国家级赛事的现代化田径场馆。
重建后的国家田径场以格林纳达著名短跑运动员基拉尼·詹姆斯命名。这位世界田径锦标赛传奇人物曾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获得男子400米冠军,为格林纳达夺得了历史上第一枚奥运奖牌。在国家田径场的开馆和交接仪式上,詹姆斯和他的教练哈维·格兰斯受邀出席仪式。看到田径场里坐满欢乐的人群,格兰斯激动地表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场馆满负荷正常运转!中国人民所做的一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24年巴黎奥运会,格林纳达在田径项目中获得2枚铜牌。该国国家体育场管理局办公室经理乔伊斯·詹姆斯对记者表示:“得益于中国的帮助,格林纳达拥有了世界一流的体育设施。在此训练和比赛,帮助更多运动员在比赛中拥有出色表现。”
2020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展了为期3年的援格林纳达国家田径场技术援助项目,中国建筑专家组在对国家田径场进行设备更新、技术维护的同时,也对当地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今年2月,由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板球场维修项目正式开工,展开场馆的钢结构工程、给排水消防系统、装修工程等修复或更换工作。乔伊斯·詹姆斯表示:“中国提供的维修、技术援助及相关培训对格林纳达体育场馆的整体维护至关重要,将增强设备和场馆的整体可持续性。”
中国自由式小轮车队委内瑞拉籍教练丹尼尔·德尔斯——
“中国车手很有竞争力”
本报记者 王 亮
初冬,四川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小轮车训练基地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转体、加速、空翻……当中国自由式小轮车队委内瑞拉籍教练丹尼尔·德尔斯示范一组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后,围观的中国国家队队员发出热烈欢呼。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这是场馆里的“保留节目”。每一次,德尔斯总能玩出新花样。
在自由式小轮车领域,今年39岁的德尔斯闻名遐迩,拥有20多年“车龄”的他以技巧出众著称。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他在男子自由式小轮车公园赛中夺得一枚银牌。
在中国自由式小轮车运动发展过程中,德尔斯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他开始执教中国队,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帮助多名中国运动员取得巨大进步。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队选手邓雅文历史性地夺得一枚女子自由式小轮车公园赛冠军。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参加这个项目的奥运会比赛。
在中国,自由式小轮车运动仍然是一个相对新颖的运动项目。德尔斯说,接受中国队执教邀请,是因为他看到中国队对于小轮车项目发展有着清晰规划和明确目标,也看到了中国人对小轮车文化的喜爱。他认为,邓雅文夺得奥运金牌将进一步推动这个项目在中国的普及,小轮车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说起教练德尔斯,邓雅文总是充满感激,她对记者表示:“德尔斯有着丰富的比赛经验,可以指导我们比赛的时候应该做什么,如何准确完成动作,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自由式小轮车世界冠军、美国选手汉娜·罗伯茨认为,如今中国女子选手已在这项运动中占据重要地位,总能奉献出“现象级”比赛,“我特别喜欢看中国队的比赛!”
德尔斯说,培养一位出色的小轮车选手殊为不易。“我非常喜欢教练员这份工作。中国车手很有竞争力,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提升中国年轻选手的水平。”
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副秘书长熊鑫表示:“德尔斯与中国小轮车项目的成功合作,将促进中国同拉美国家间在体育训练、技术和资源共享方面的合作。通过持续的交流合作,双方在竞技体育领域共同取得进步。”
开朗的性格让德尔斯在中国收获了很多朋友。他在中文社交媒体注册了账号,经常分享自己与队员的训练场景。在一些镜头里,他努力练习普通话。他还爱吃中国的美食,尤其是北方的面食,“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人民也非常友善,我非常喜欢在这里的生活。”谈起未来,他说:“我想长期在中国队执教。希望在帮助中国小轮车女队巩固优势的同时,也帮助男队更快成长。”(人民日报)
体育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11日 21:19:21
- 2024年11月11日 18:43:15
- 2024年11月11日 18:13:26
- 2024年11月11日 18:08:29
- 2024年11月11日 17:19:15
- 2024年11月11日 15:01:28
- 2024年11月11日 14:00:30
- 2024年11月11日 11:39:26
- 2024年11月11日 10:13:51
- 2024年11月11日 1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