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李克强访问巴西首日留给记者的特殊印象
中新社巴西利亚5月19日电 题:记者手记:李克强访问巴西首日留给记者的特殊印象
中新社记者 郭金超
当地时间19日,正在巴西访问的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巴西利亚度过了繁忙一天。在当天一系列外事活动中,一场时间“超长”的签字仪式、一个项目的视频奠基仪式、一种中拉产能合作的“3乘3”新模式,给在场记者留下特殊印象。
一场时间“超长”的签字仪式
当地时间19日上午,李克强与巴西总统罗塞夫在巴西总统府举行了近一个半小时的正式会谈后,又共同见证两国间一场耗时“超长”的签字仪式。
虽然为了节省时间,双方文件签署人员已被分为几组,并采取多人同时签署文件的方式,但一轮又一轮的文件签署,令这场活动前后耗时长达半个多小时。这种时间“超长”的签字仪式以往并不多见。
“刚才我和罗塞夫总统共同见证了诸多协议的签署,总金额准确地说达到了270亿美元。”在与罗塞夫共同会见记者时,李克强还向媒体介绍了这场签字仪式的成果。
李克强所说的“诸多协议”,除了李克强和罗塞夫亲自签署的两国政府2015年至2021年共同行动计划外,还有35项具体合作协议,涉及双边产能、基础设施建设、金融、航空、农业、新能源等领域,可谓是一笔大单。
这一长串的合作协议,连现场记者们一时都有点理不清,但罗塞夫却如数家珍地谈了双方的具体合作。她甚至可以准确地说出中国公司的名字。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两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巴经济合作,政府愿意推动中巴企业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李克强说。
一个项目的视频奠基仪式
在共见记者前,李克强与罗塞夫共同出席了中方企业中标建设的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视频奠基仪式,见证了世界第三大水电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作为东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巴两国关系日益紧密。巴西是中国在拉美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达到866亿美元,是本世纪初的23倍。正如李克强所说,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使双方经贸关系发展驶入快车道。
作为两国合作项目中的代表,该输电项目线路全长超过2000公里,自北向南穿越巴西大部分国土,是中国企业海外中标的首个特高压输电项目。
当天,双方项目的主管在工地现场通过视频连线,向两国领导人汇报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李克强和罗塞夫共同为项目揭幕。
如果说前述“超长”时间的签字仪式,是对两国合作的再拓展,那李克强和罗塞夫亲自为这个输电项目开工揭幕,则是对两国业已签署项目落实和进展情况的督查、督促,其示范效应将夯实两国合作基础,加速相关项目的落地成长。
一种中拉产能合作的新模式——“3乘3”模式
当天,李克强在出席中巴工商界峰会时,提出了中拉产能合作“3乘3”新模式。
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集中的大陆,拉美在国际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巴西是拉美地区最大经济体,也是李克强首访拉美的第一站。分析认为,李克强此访将从巴西开始进一步推开中国与拉美合作大门,而产能合作是其重中之重。
在题为《推动中巴合作升级 引领中拉共同发展》的致辞中,李克强说,中方希望以产能合作为突破口,推动中拉合作转型升级,打造中拉合作升级版。
“中拉经济转型升级也离不开产能合作。”李克强说,“拉美不能只做初级产品的全球供应商,中国也不能只当廉价产品的世界工厂,以一般消费品来交换矿产品的贸易结构不可持续”。
他详述了双方开展产能合作的好处,如双方都可推动工业化升级和转型,促进中国与拉美国家形成优进优出的贸易结构等。
为此,李克强提出了中拉产能合作“3乘3”新模式。即共建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实行企业、社会、政府三者良性互动;拓展基金、信贷、保险三条融资渠道。
李克强结合中方特点谈及该模式的可操作性。他说,中国有优势富余产能,可在当地建厂带动当地就业,推动当地人员培训和技术转让;中国企业一定会遵守当地法律,履行社会责任;中方将设立中拉产能合作专项发展基金,提供融资支持,而且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推动中拉产能合作有利于降低基础设施成本,最终让当地民众受惠,让民众共享发展成果,这才是中拉产能合作的根本目的。”李克强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