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前世今生”:今为“丝路经济带”核心区
中新社乌鲁木齐10月1日电 题:新疆的“前世今生”
中新社记者 孙亭文
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至今満一甲子。
60年后的今天,在乌鲁木齐的街头巷尾,大红灯笼、鲜艳的五星红旗、艾德莱斯绸特色“60年”徽标等,让民众在略感凉意的九月感受到火热的节庆氛围。
新疆,自古是中国领土
新疆古称西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政权与西域各城邦建立联系。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在今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自此西域正式列入汉朝版图。
清朝乾隆改称西域为新疆(意为故土新归),1884年建立新疆省。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开创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首府设乌鲁木齐市。
尊重,民族区域自治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55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等13个。截至2014年末,新疆总人口2298.4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约占63%。
多元的民族、文化、宗教使得这块土地五彩斑斓、活力四射。以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为代表的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在天山南北传承不息。截至2014年底,新疆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667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3项,共有494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每个民族的发展和文化传承,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培养。经过60多年,新疆各级各类学校达到9230所,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完整教育体系。
2013年,新疆在南疆四地州实现14年免费教育,开中国之先河。
援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2010年,中央决定实施新一轮对口援疆,确定由东中部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12个地州、82个县市和兵团12个师,开启了新一轮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人才等全方位对口援疆。特别是产业援疆,变“输血”为“造血”,让更多的新疆富余劳动力进入企业。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19个援疆省市共拨付援疆资金536亿元人民币,实施援疆项目4906个,围绕城乡居民住房改善、人才培养、就业、卫生等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大大提高了新疆科、教、文、卫、“三农”等领域的发展水平,带动了当地就业、提高了城乡居民收入。
机遇,“丝路经济带”核心区
当前,新疆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其被赋予作为“丝路经济带”核心区而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疆提出建成“丝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的“五大中心”规划。
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新疆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今年9月,新疆第三个综合保税区——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举行奠基仪式。此前新疆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和喀什综合保税区已先后封关运营。
围绕“一带一路”愿景,新疆已出台《关于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批对核心区建设全局具有引领作用的重大基础项目和产业发展项目相继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