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万钢:已经有很多民营企业参与国防装备的研究和采购

2016年03月10日 12: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10日10时45分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就“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上海东方卫视记者:有个问题请问万钢部长,刚才周厅长也说到了企业现在对于科技创新非常重视,也很期待,因为有效益。“十三五”期间会有很多重大的工程和项目,一些工程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国家机密或者行业秘密,例如航天、深海,据我们目前了解,其实在上海有不少民营企业有意愿或者正在参与这样的项目,不知道从国家部委方面是否会有政策愿意向他们倾斜,或者做一些配套,或者能否起到一个协调作用,来打消他们的顾虑?

  万钢:这个问题我可能要分两段回答,第一段,我经常给媒体朋友们介绍,“十二五”期间我们实现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取得载人航天、深海潜器、超级计算机等重大成果。很多朋友跟我说,这些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其实包括“十二五”实施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要启动的一大批重大科技项目与重大工程,都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当你看到卫星飞在高空时,可能用肉眼看不到它,但是你的手机知道,你打开手机会看到天气预报,打开你的手机能够导航。比如北斗导航,5万多艘渔船都连接了北斗导航,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他们可以获得短报,渔民跟我说,“我们打鱼是跟着鱼走,海上没界线,我们往往不知道界线在哪儿,导航到时候会通知。”最近我到内蒙古去调研,有一个企业用北斗放牛,给牛带项圈,还用上了WI-FI,牛吃什么草、在什么地方都知道,如果一旦过界,牧民派个无人机把它给撵回来。

  万钢:实际上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包括蛟龙号,已经潜海100多次,多少科学家跟着蛟龙号走向海底世界,其实重大项目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前些年黑龙江发大水,就是用资源卫星来监控,减轻了一些灾情。从这个角度说起来,“十三五”将要实施的一批重大项目,将一方面支持原始创新的积累,科学知识的突破,另一方面也会改善我们的生活,促进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万钢:第二段可能就是军民融合。军民融合目前确实有一些协调不够、连通不够的问题,这些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正在着力解决。我们会从高技术的战略布局,比如航天、潜海、超算,包括建伟做的量子通讯、信息技术应用,来进行统筹布局,共同谋划。第二个是相互参与。我们已经有很多民营企业参与了国防装备的研究和采购。第三个要从科研设施的互通互用来促进军民融合。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人才培养要促进军民融合。科学的探索实际上没有军用、民用之分,而是用在什么地方,怎么样使它更好地发挥效率,这是我们要考虑的事。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将瞄准世界前沿科技和顶尖水平,为科技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首先要在基础研究领域作出重大创新,要在重大装备、重大设施方面加大投入,更重要的是在科技体制和全面创新改革上下大力气,培养出一批适合未来发展的人才。无论是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培养,高校都承担着重要任务。潘建伟同志不光是要进行研究,还要培养人才,抓基础。

  潘建伟:刚才万部长已经讲得很全面了,我们也参与了一些项目,我觉得刚才万部长讲了几条都很有道理,不分军用还是民用,只要是好的知识和技术,看用在哪个方面。在我们的项目里,像我们今年发射的量子科学试验卫星,不仅有国内多家单位参与,也积极开展了国际合作。前期我们国内做得比较早,量子卫星现在北美有加拿大,欧洲有德国、奥地利、意大利,都参与到我们这个项目中来。通过这个研究,可以非常快地把共享大家的知识,更快地推进知识本身和技术本身的发展。

  潘建伟:另外一方面,对军民融合,我也有一些体会。比如美国DARPA的机制,拿出一个非常神奇的问题来,向全世界招标,问谁愿意来做。无论是谁,只要有好的解决方案都可以去做,它是面向全世界的。做完之后只要交给他一份报告,他就知道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或者是怎么解决。继续往下走的话,可以用于军用也可以用于民用,知识是开放的。刚才记者问是不是可以有民企参加,我觉得国家在体制上已经有很好的安排。刚才讲到科研设施的共用,不仅是国内所有的学者都可以共用一些通用的科研设施,我刚才讲了,通过国际的大合作也可以进行科研设施的共用。在我们做研究的过程中,我觉得人才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将来做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机,可能需要举全世界之力,来引导、推动整个学科的发展。(根据网络文字直播整理)

【编辑:李季】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