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中国东盟智库共寻新动能应对双边贸易放缓
中新社南宁9月8日电 (记者 蒋雪林 杨陈)“今年上半年,中国同东盟贸易额为209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8.2%,双边贸易放缓。”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8日表示,中国和东盟智库有必要好好商讨,如何找到促进双边贸易新的动力源。
当天,第九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在广西南宁市举行。许宁宁出席会议。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导致,欧美市场不景气也有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也是中国—东盟双边贸易下降的重要原因;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在放缓,内需都不旺盛,也造成双边贸易不旺。
面对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放缓,出席第九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的专家纷纷出谋划策。老挝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安非万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将成为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新的动能。目前,中老铁路项目、中泰铁路项目及雅万高铁已经启动。这些项目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巨大促进中国和东盟的互联互通,从而刺激双边的贸易。
出席智库论坛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李明江也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将成为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的新动能。他说,中国和东盟均面临着经济转型,国内消费不旺,而要刺激消费,投资是一个很好的手段,“一带一路”将进行“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与民心相通”等“五通”建设,对投资的拉动是很大的。
许宁宁表示,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新的动力源在产能合作。但这一领域的合作并非易事,这需要中国和东盟在产业规划阶段就要进行紧密合作,提前对接双边的产业规划。
“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合作,现阶段实际上非常粗放,双边还有很多合作空间,为发展各自经济,中国和东盟谁也离不开谁,都迫切需要提升双边的合作水平。今后,双边需要把合作做细,细到每一个产业如何具体对接。只有这样,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才能重新腾飞。”许宁宁说。
许宁宁表示,在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中,中国要兼顾第三方国家的利益,减少合作遇到的阻力。以电子产品为例,这是双方贸易额当中的一大产品,是西方国家在中国和东盟国家进行的产业链分工,市场和产业链都涉及第三方。兼容第三方国家,将这些国家纳入产业链中,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才能焕发新活力。
“中国在与东盟开展贸易合作时,要关注到对方的重大关切,根据对方的重大关切,才能找准合作切入点。也才能给双边贸易提供新动力源。”许宁宁说。
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中国研究所原所长杜进森在会上表示,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要保持持续增长,要坚持巩固和增强双方的政治互信,双方高层领导要通过灵活的访问,形成真诚坦率地交流意见,寻求促进合作,解决存在和产生问题的措施。通过具体的合作计划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互联互通等项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