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扶正发展坐标 小康“大考”迎最后冲刺期 

2017年06月29日 11: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江西贫困村果蔬园生机盎然,农民抱团奔小康。 赵春亮 摄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 蒋涛)在中国宽阔的高速公路和密集的高铁路网之外,仍有4000多万贫困人口过着相对封闭落后的生活。他们常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的大部分人仍依靠小块土地生活,鲜有走出家门的机会。

  这些贫困乡村和繁华现代的北上广,是中国发展坐标上的两级,它们凸显着中国缩小“贫富差距”的紧迫性。如何让中国这些年收入在360美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脱贫,被视为中国与“小康社会”之间的最大障碍。

  时针指向中共十九大召开的时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大考”,将迎来最后的冲刺时刻。

  “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要让13亿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4年多来,中共领导人的足迹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从地震灾区到祖国边陲,访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创造了二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纪录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已让7亿多人成功摆脱贫困,创造了“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成绩。中共十八大以来的4年多里,中国已成功让5564万人走出了贫困的泥沼。

  中国的减贫“成绩单”虽然亮眼,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是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小康“大考”最后攻坚期,仍有不少“硬仗”要打。

  在海内外分析人士看来,作为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在“全面建成”四个字上,补强“短板”是“硬仗之一”。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补齐四大短板:在“四化同步”中补农业现代化的短板,“让农业强起来”;在“城乡一体化”中补农村社会发展的短板,“让农村美起来”;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中补农民收入增长的短板,“让农民富起来”;在新型城镇化中补“1亿农民工”的短板,“让农民工成为市民”。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间节点。与时间赛跑,清障“小康路上”的拦路石,是当前中国经济工作的优先课题,亦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命题。

  胡鞍钢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1.2万至1.3万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中产社会。而与众多分析人士看法一致,他认为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另一“硬仗”是必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他指出,根据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设计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就是为了破解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走向高收入阶段。

  “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方位看,2017年是‘转场’的重要一年,走过上半程,迎来下半程。”在中央党校教授赵磊看来,即将举行的中共十九大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这意味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胜利在望,“第二个百年”目标更加接近。

  在全面小康路上的“最后一公里”,各行各业也在积聚力量,全面发力,增强全面小康建设的“长板”:“天眼”探空、“蛟龙”探海、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北斗组网、大飞机首飞……一批分布在高端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化等方面的重大工程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力支撑。

  增长板、补短板,扶正发展坐标。民众有理由期待,中共十九大确立的路线图,将为冲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大考,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完)

【编辑:李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