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招商引资的资金结构中,制造业的比重持续下降,非制造业的比重,尤其是房地产和城市化相关的市政建设的投资大幅度的增加。在引资结构中间,外销型的外资比重大幅度下降,内销型的外资的比重大幅度上升,也就是过去到中国投资,产品是返销境外,现在产品主要是在中国销售。
在2008年改革之前,国有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是30%,民营企业实际税收的负担是22%,外商投资企业实际税收的负担是12%,外资产品有全球的产品价值链的分配,而且外资往往是有百年甚至百年以上的国际竞争经验,因此应当建立起一个公平竞争的政策平台。2008年以后,中国实现了两税合一,不管资本来源和所有制结构是怎样,都执行25%的税率。
实施再平衡战略。从国际贸易理论来讲,我国过去的工业化战略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外向型的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另一个是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战略,主要是用保护和建立起本国的工业体系,用本国的工业体系替代进口,那么这两个战略,从道理上讲,后者应该好于前者,从时间来讲,前者好于后者。
张燕生认为,我国还是应该实施再平衡的战略,首先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抑制进口,为世界的增长做出贡献。这个战略不是一个内需结构和外需结构的关系问题,而是一个国家战略的转变,中国要完成由前30年外向型的小经济体战略转变到扩大内需的大国战略。
其次是实施扩大进口的战略,应该让进口成为我国下一步转型升级的动力来源。把内需战略同国际化战略结合起来,也要避免内向型的经济取向与世界联系的疏远。扩大内需战略,包括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调整、扩大消费和中产阶级培育,应该与经济国际化联系起来,包括人才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产业的国际化和贸易的国际化。
第三个战略就是走出去,尤其是股权投资,和战略型资源储备的投资,对外汇储备资产重新配置。从前30年的被工序分工转变到未来30年的主动分工,从新兴市场做起,逐步建立中国自主的全球生产体系。主要包括:在新兴市场上加快推进境外平台建设,发展自主的国际营销渠道和全球营销体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独特比较优势的水果、蔬菜加工分销基地和网络;逐步建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组装、生产资料和零配件供应的全球配送和物流体系;在新兴市场,鼓励发展与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和贸易相匹配的银行、人民币出口信贷、贸易融资及结算体系。
全球的经济失衡,既是风险也是机遇,就当前的国际环境而言,中国仍然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现场问答
问:世界货币体系怎样演变才能避免系统性风险?
答:现在的货币体系主要是用美元结算的。这种体系当年是通过前苏联的帮助确立的。原来美元只是美国本国的支付货币,在上个世纪60年代,前苏联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就把一部分美元放在伦敦用于国际结算,于是出现了在欧洲的美元。后来在日本又形成了亚洲的美元,最后的格局就是使美元形成了全世界的货币结算体系。
那么,现在这个体系一定有那里不是那么好。要不然欧洲人不会在用了60年后,最终努力创建了欧元。如果未来欧元还能够再存在60年,那么欧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所占的比重可能将从25%上升到35%。如果人民币能够再使用60年,人民币在国际的储备货币中会占到15%的比重。那么欧元和人民币加起来,占的比重就可能达到50%,再加上占总比重10%的黄金和瑞士法郎,那就是60%。到那个时候,美元也就只占40%。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投资者、每一个贸易者、每一个生产者和每一个老百姓在选择资产的时候就可以在美元、欧元、人民币和其他的货币中间有一个对冲风险的选择。
但是如果欧元在未来几年便消失了,不存在了,那全世界还有选择吗?在全球治理结构、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中,大家要想不遭受系统性的风险,就必须要让世界货币体系一步一步地朝稳定的均衡的货币格局演变。所以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使我们知道了全球化的风险究竟是什么和如何化解全球化的风险。(方烨 实习生 张彬)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