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90年代农民工:向招工者行贿才能进厂(图)

2011年07月08日 08:4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90年代农民工:向招工者行贿才能进厂(图)
    农民工潮涌,让春运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类迁徙活动。图为从井冈山站上车南下的农民工。  梁文祥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珠三角·民工潮

  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为农民向城市流动创造了体制条件和就业条件。经过了1978年—1984年农民工萌芽和乡镇企业蓬勃后,由于改革的深入不断打破原有的城乡壁垒,“民工潮”终于在1990年代在中国大地出现,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运潮”。

  民工潮实际上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问题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的集中释放。本期中国农民工30年迁徙史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具有典型意义的珠三角,投向在这里经历苦难和涅槃的中国农民工。

  1989年,20岁的江西吉安人陈憨实绕道湖南,搭乘南下的京广线火车,没有出过远门的他第一次见到如此大阵仗——— 农民工塞满了所有车厢,他怀抱着两个大袋子被挤在车门口,直到火车停靠在广州东站,他蹲了整整一夜——— 珠三角城市的中心广州出现了百万民工潮。

  来到广州后,陈憨实发现操普通话的人还不占多数,经常受歧视,比如买东西时总要比本地人贵几毛钱。农民工的工作也非常难找,很多老乡必须向招工者行贿几十、上百块才有可能进入工厂打工。

  人多厂少工作好难找张全收听到最多的是他们唉声叹气,因为工作实在难找。人多、工厂少,供给大过需求

  198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河南上蔡县的农民工张全收跟朋友跑长途,来到特区深圳。这个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让他大开眼界,深圳的街头开始出现高楼大厦,街道上车水马龙。

  当时,随着对外开放和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外资企业大量进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劳动力提出了新需求。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壁垒被突破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跨地区流动方兴未艾。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适时调整政策,开始逐步放松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

  据统计,1989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由改革开放初期不到200万人骤增到3000万人。农民在不改变身份、不改变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情况下,开创了“离土又离乡”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新模式。

  这一年的元宵节之夜,外省农民工已经塞满了广州火车站广场。先行一步的广东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为北方解放出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成为盛行一时的口号。

  但是接下来四年的风云变幻,让中国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云。经过1984年—1988年第一轮改革小高潮,中国的经济面临着所未有的困难。

  此后,中国经济开始几年的治理整顿。国内、国际政治形势也是急转直下。1992年初,邓小平采取行动,视察了鄂、粤、沪、苏四省,继《深圳特区报》首推报道后,同年3月全中国的报纸铺天盖地,大幅照片以及大块文章标题全都是“满眼春”。最终,1992年的十四大扫除了前几年的阴霾:市场经济正式写入了中央文件,经济建设重回工作重心。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