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90年代农民工:向招工者行贿才能进厂(图)(3)

2011年07月08日 08:4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从1990年代初开始,广东限制企业用工的节后一个月招工“六不准”等政策也相继出台,以减少春运的压力。到了1995年,公安部发布了《关于加强盲流人员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流动人口中无合法证件、无固定住所、无正当工作或经济收入的人员,即“盲目外出找工作或流浪乞讨人员”。

  陈憨实和张全收发现,几乎每天都有很多“盲流”被抓进派出所。张全收的弟弟往来于河南和深圳输送农民工,也因为没有暂住证被扣,“我花了300块钱才把他赎出来”。转为摄影记者的陈憨实更是见证了广州火车站的混乱。“毒品泛滥,扒手横行,乌烟瘴气。”陈憨实说,“每天都有几千人在干坏事。”

  因为流动人口实在太多,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加,很多农民工刚到广州便被偷得精光,甚至被引诱吸毒,慢慢开始学会偷窃,导致恶性循环。

  但最能说明农民工潮涌的还是一年一度的“家朝圣”。2000年春节后,火车经过江西停在陈憨实身边时,所有车厢都像是装满沙丁鱼的罐头。他回忆说,火车乘务员不再打开车门,无奈之下的农民工打碎了玻璃窗户,车站调来大批军人,将他们一个个塞进车厢,到达广州时他的一双鞋不见了。

  1990年代,中国农民工的潮涌,让春运成为每年世界上最大的人类迁徙活动。有很多年的年关,张全收都会俯视着让他发家的平湖汽车站,悲壮地落泪。“春运时,整个车站陷于混乱,那么多外出打工的,有的小孩在这里住几天,没有路费回家。有的车拉不满又没法走,饿得很难过,有的小女孩人家拿10块钱就跑出去跟人家睡一觉,多可怜,你说这多可怜,可就是没办法。”张全收说。

  2006年后,他的企业做大了,发誓不再让他的员工遭遇这种痛苦。所以他春节前就像打仗一样,目的是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替他派遣到珠三角各厂的农民工追讨欠款,二是自己包车直接把1万多名农民工安全送回河南老家。

  “我们老板组织车队回去,包车。个个都送到家里。他就怕员工有的买不到票坐不到车,上当受骗,所以他要把每个人安排到家。”全顺公司的副总经理赵伟说,有了这一年一次的“家朝圣”,农民工才不是背井离乡无处安身立命的流亡者。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憨实为化名)

  参考资料

  《中国统计年鉴》、凌文军《沉浮——— 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张全收从农民工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

  □南方日报记者 赵洪杰

  实习生 刘琰琰 发自深圳、广州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