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 I)同比上涨6.4%,这一增幅创下近36个月以来新高。市场认为6月份CP I同比涨幅或已达全年高点,随后可能缓步回落。
有分析称,虽然第三季度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但考虑到近期经济增速放缓趋势渐显,下半年宏观政策有望出现微调。
乐观
CPI或已达年内高点
国家统计局9日数据显示,6月份CPI同比上涨6.4%。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4%,拉动C PI上涨4.26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3.0%,拉动C PI上涨2.14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志明分析,6月C PI同比继续走高的主要原因是:猪肉与鲜蛋价格快速上涨推高食品类价格较快上涨,而非食品类价格持续平稳增长。
北京领先国际金融资讯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董先安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6月食品、居住对C PI同 比 的 拉 动 分 别 为4. 4 %和1.08%,食品分项对C PI同比涨幅贡献为今年来的高点。食品分项中,肉类涨幅维持高位,6月猪肉价格同比57.1%,对食品同比涨幅的贡献约9%,创今年来的高点。5月份生猪存栏4.53亿头,同比4.4%,同比自今年2月转正以来持续上升。
尽管再创新高,但市场对未来物价形势判断却趋于乐观,因为6月份6.4%的同比涨幅可能已达到了全年最高点。
陆志明表示,6月份C PI同比涨幅基本已达年内高点,预计下半年将逐步回落。他给出四点分析原因:
首先,4至5月份,猪肉价格环比已出现回落,而6月份很可能是猪肉价格同比涨幅的年内高点。猪肉价格涨幅趋缓对于缓解食品价格快速上涨非常重要。
其次,由于受能源供给不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货币政策长期偏紧、消费需求放缓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未来三季度的G D P增速很可能继续维持下滑的趋势。总需求的放缓将有利于缓解较高的通胀压力。
再次,欧洲央行近期加息25个基点至1.5%、美国也不太可能新推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因而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上行的货币因素已有所缓解。工业生产者价格从3月的7.3%回落至5月的6 .8%、PM I中的购进价格连续四个月大幅下滑,均表明输入性通胀压力已开始减轻。
最后,还应考虑到下半年翘尾因素将逐步降低归零,政府对物价的调控措施也在逐步发挥作用。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她表示,6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很可能成为最近一轮通胀升温的顶部,总体消费物价指数将会在未来数月降温,尽管最初的下降步伐将会较慢。消费物价指数将会自10月份开始降至5%以下,并将于年底前逼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