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50人论坛、新浪财经和清华经管学院联合举办的新浪长安讲坛第198期日前召开。论坛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在论坛上发表题为“宏观审慎政策:理论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他认为,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传统微观审慎政策逐渐失灵,宏观审慎政策就成为了新的选择,但因为它没有独立的理论和工具,只是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对于中国来说,宏观审慎政策的应用问题应该归结到体制变化的问题上,也就是要建立机构间的协调机制。
宏观审慎实为老故事中的新内容
李扬说,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几乎所有的金融理论、经济理论,特别是宏观经济理论都受到了质疑。因为遇到的问题都是新的,所以进行这些问题研究的时候中国的学者和国际的学者处在同一个平台上。
尽管可以讨论的问题非常之多,但是一个基本的问题是关于监管的。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风暴引发了人们对金融监管的全面反思。宏观审慎监管视角的缺失以及未能有效通过宏观审慎监管控制系统性风险,已被广泛认为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以及在各国的实施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讨论的热点,主要涉及两个维度,一个是横向维度,即机构和市场之间的传染问题;一个是纵向维度,即周期的变化对于金融稳定的影响。
但在李扬看来,宏观审慎理论并不是新事物,它所包含的内容是货币金融学的一个永恒讨论内容,只是现在的提法与过去有所不同而已。他指出,要想对宏观审慎问题有深刻了解,就需要对其进行历史的追溯。19世纪,银行学派和通货学派就曾从货币供应机制展开,讨论如何克服顺周期的问题,也就是宏观审慎的纵向维度。
通货学派主宰20世纪之前的整个货币和银行理论及实践,主张要有一个黄金基础,即货币发行在一个限额之上,必须有十足的黄金准备,才能保证供应和需求的一致。而银行学派反对这种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制度,认为货币发行应通过真实票据与实际经济建立联系。在实际的交易中,企业并不一定要全部支付现金,可以通过票据进行支付。而且在企业构成的这种支付链条里,票据可以被转让。当需要现金时企业可以去银行兑换,这时银行就出现了发行钞票的需要。这样根据真实的交易活动用贴现的方式发行钞票,就不会存在通货膨胀的问题。
作为20世纪以来的货币和银行理论把持者,银行学派在实践上获得了成功,但经济周期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微观上的真实并不意味着宏观上的真实,特别是将其放在一个周期上来考察,经济繁荣时票据的真实性有保障,但经济衰退时,票据的真实性是会随着经济危机的进程而有变化的,并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和真实的宏观经济状况。
通过上述介绍,李扬表示:此次金融危机以来,被热议的金融运行及金融监管的顺周期问题,从金融业产生之日起就存在。所谓宏观审慎的问题,是与货币金融学相始终的问题。所以,“如今讨论宏观审慎政策,实质上是在讨论老故事中的新内容、新形势以及新对策。”
李扬说,“宏观审慎”一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末库克委员会建成的会议备忘录和英格兰银行的文件中。1986年,巴塞尔银行委员会提出了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指出需要宏观审慎监管来支持金融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和支付机制的安全和稳健性。1987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首任主席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宏观和微观的区别,提出应从宏观角度来看待银行的行为。
2000年9月,时任国际清算银行行长、金融稳定论坛主席的科罗克特在金融稳定论坛的一篇演讲中,首次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和监管政策含义,分析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此后,宏观审慎监管被纳入理论研究的视野,但其真正引起各国际组织、监管当局甚至私营部门的广泛关注和认同,是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后。
随着宏观审慎监管被上升到国家政策体系的层面,开始需要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配合,而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在很多国家是由不同机构承担,为了避免部门之间的纠葛,宏观审慎管理应运而生。而在2010年以后,宏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管理开始统一归到宏观审慎政策概念之下。在金融运行和管理方面,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已成为国际金融改革的主要方向,中国也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将其作为下一步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