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兴隆塔地宫之谜:阗国高僧法藏带来舍利金瓶(2)
高僧法藏来自于阗国
经过专家们对纪事碑的深入解读,一个久远的历史故事,渐渐铺陈完整。于阗国一个叫法藏的高僧也随之走到了历史前台。
地宫出土的这块宋嘉祐八年十月六日(1063年10月29日)的“安葬舍利”碑载:据《龙兴寺泗洲院西天于阗国帘前赐紫光正大师法藏状》称,(法藏)先于开宝三年(970年),自离于阗本处,亲往西天取得释迦形像、世尊金顶骨真身舍利、菩提树叶,及进奉本处白玉叁佰玖拾斤、细马叁匹。寻蒙圣恩帘前赐紫及师号、回宣御马两匹、闹牡金鞍辔、驿劝请俸……
碑文载,法藏见了大宋天子之后,当廷就被封为“光正大师”,赏赐一件紫色袈裟,礼遇非同寻常。同时,法藏还带着舍利金瓶,奉宣云游,巡礼圣境,参访佛教圣迹,到五台山、川西、泗州等处,逐处斋僧一万人,各送金襕袈裟一件。政府也让沿途给他提供食宿条件,可见这次巡礼规模之大,规格之高,耗资之巨。
那么法藏究竟是何许人?为何出使大宋?何以能实现如此高规格的全国巡礼呢?据龙门石窟研究院原所长温玉成研究,于阗僧人法藏拥有僧人、使者、皇族的三重身份,而新疆博物馆研究员贾应逸认为,法藏应为于阗皇族,是于阗老国王李圣天的儿子,新国王李从德的兄弟。
公元970年前后,在与信奉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的战争中,于阗屡遭失利困扰,国王李从德不得不派使臣出使中原。他任命法藏为使者,前往开封求援。
碑文中也记载,云游四方的法藏在兖州住的时间渐长,爱上此地的民风淳朴,于是决定不再回国,在此安度晚年。事实上,在他出使宋朝期间,国内发生了变乱。经过20多年的惨烈战争后,以佛教为国教的于阗国最终被喀喇汗王朝灭掉,而当时的北宋正忙于中原的统一战争,对于阗是爱莫能助。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覆亡,而且也导致了佛教在一个国家的灭亡。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皇室成员的法藏,“在兖州住寄岁久,恋皇帝化风,不归本处”,是自然的选择。
时间又过去了30多年,1008年10月,一个浩浩荡荡的皇家仪仗队向泰山驶去,刚与北辽签订“澶渊之盟”的宋真宗开始了泰山封禅大典。在众人都试图一览皇家风光时,有一个人却另怀心事,他想借助此次封禅大典的机会,来了结自己的一段心愿,这就是碑文中所记的“小师怀秀”。
多年来,怀秀屡次上呈地方政府,请求兴建一座宝塔以安葬法藏带到中原的佛教圣物,这是先师法藏的心愿,数年来一直未得允许。于是怀秀借宋真宗封禅泰山的机会,试图请求真宗为他们所在的寺院赐名,并建塔安葬舍利。
然而又过50多年,直到1063年,兴隆塔才终于拔地而起,埋葬了佛顶骨真身舍利,实现了法藏的大愿,其时,距法藏入中原已经过去了近百年。
虽然,关于法藏其人的生平以及行迹,专家们还在进一步的印证之中,未成定论,但兴隆塔的建成,却无疑是古代中原人民与新疆地区人民友好交往的纪念碑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