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女儿:毛主席著作绝不是父亲代笔
“要概括胡乔木的一生很难”,连他的子女也这样说。他生前从不宣传自己,也没有留下任何个人传记方面的文字,更少跟亲友谈他的革命人生。
胡乔木的身世第一次向公众披露,是1982年他当选中共第十二届政治局委员时,由新华社播发的他的数百字简历。他担任过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第十二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及新华通讯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等职。但最让人称道的,还是从1941年2月至1966年6月,他担任毛泽东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长达25年的合作。
毛泽东曾说:“靠乔木,有饭吃”;邓小平评价“乔木是我们党内的第一支笔杆”。但他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幕后默默进行的。
基于各种因素,不久前,网络中曾出现谣传:“《沁园春·雪》为胡乔木代笔”、“毛泽东选集一些文章出自胡乔木之手”……作为第一秘书,胡乔木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是怎样的?这些传言有根据吗?2011年8月12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走进了胡乔木女儿胡木英的家。
一篇文章引起主席注意
“母亲谷羽曾感叹,父亲身边好像没有特别亲密的朋友,即便和一些文人志士的往来,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父亲一辈子常说的话,就是服从组织安排,他很明确自己的位置,个人就是要服从组织。”胡木英意味深长地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胡木英的家,位于北京万寿路的“部长楼”。房间虽然宽敞,环境也不错,但家中陈设非常简单,没有什么高档家具。举目四望,家中除了客厅中央悬挂的胡乔木照片,其他地方几乎全成了外孙女的天地,摆满了孩子的各种图书、贴画和照片。客厅一角的墙上,贴着外孙女写的三个字“图书角”,摆的全是书籍和奖状。
在这样轻松、温馨的环境下,胡木英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小时候我们很少能见到父亲,他对我们管的也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休息时带我们去散步,多半时候也是若有所思,不爱聊天。他知识非常渊博,看到花草什么的,都能说出它们的名字、花期,以及和此相关的古诗词。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就是百科全书,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草树木无所不知。”谈起这些,70岁的胡木英笑得像个孩子,“所以我们有依赖思想,都不愿意查书,有问题就直接问,爸爸是活词典。”
1941年1月23日,胡木英诞生在延安中央医院。一个月后的一天清晨,挂满了毛巾、尿布的窑洞,迎来了中共中央秘书长王若飞。他兴高采烈地告诉正在洗洗涮刷的胡乔木:“你在《中国青年》上发表的那篇《青年运动中的思想问题》写得很好,毛主席的政治秘书陈伯达推荐给了主席。主席看过之后说‘乔木是个人才’。也就是说主席开始注意你了。主席身边人手不够,决定调你去。而且是主席自己亲自点名要调你呢!”就这样,胡乔木来到了毛泽东的身边。
“父亲从小就博览群书,因为我的爷爷也是个读书人。和爷爷一样,父亲把藏书、读书当成毕生最大的嗜好。”胡木英说。1912年,胡乔木出生于江苏盐城鞍湖张本庄,父亲胡启东是盐阜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胡乔木6岁那年已能熟背大量唐诗宋词,12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从那时起,他撰写的文章和诗稿就经常在校刊上发表,反响很大。
1930年,18岁的胡乔木考入清华大学。季羡林曾在《怀念乔木》一文中回忆:“我认识乔木是在清华大学,他创办了一个工友子弟夜校,约我去上课。一天夜里,他摸黑坐在我的床头,劝我参加革命活动。我虽然痛恶国民党,但是我觉悟低,又怕风险,所以尽管他苦口婆心,我这块顽石愣是不点头。早晨,在盥洗室的脸盆里,往往能发现革命传单,是手抄油印的。我们心里都明白是从哪里来的,但没有人向学校领导报告。直到一两年后,乔木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迫害,逃往南方。”
1932年,胡乔木在家乡盐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主编《海霞》等进步文艺刊物。1937年7月,他来到延安。在抗日战争初期,先后在中央宣传部、战时青年训练班和中央青委工作,并主编中央青委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向奔赴延安的大批进步青年进行革命教育。29岁时,胡乔木与一代伟人毛泽东相识,从此开始了新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