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浙江省教育厅长: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需集体“裁军”

2011年02月14日 10:47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刘希平 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多想想孩子的喜怒哀乐,多想想孩子的承受能力,多想想孩子的未来发展,从孩子出发,下决心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

  ■“减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现阶段首先要解决教育系统内部一些突出的管理问题,一是严格开设课程,二是严格控制作业量,三是严格控制补课,四是严格规范考试管理,五是严格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六是严格规范招生秩序。

  ■当前,在应试教育尚不能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谁都在担心,自己“减负”了,别人会不会“减负”,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制度,一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制度,二是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三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度,四是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五是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六是家校联动制度。

  【作者简介】刘希平 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孩子读书学习不快乐,是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反映,由来已久。学习当然会有压力,适当的负担对学习也是必需的,但现实是这种负担和压力太大了,而且越是在城市,越是在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表现得越突出,社会反映也越强烈。

  有不少学生及家长给我们写信,反映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有的甚至算得上是“血泪控诉”;一些学生或家长把课程表寄给我们,反映学生学习时间超过10小时、12小时;媒体也经常报道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对教育系统提出严厉批评;领导层也不满意,认为现在的教育死记硬背、机械性训练太多,培养不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教师们也在抱怨,加班加点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而我们教育系统和学校也不满意。

  全社会都在批评,但这个问题就是解决不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此发了很多文件、作过很多次部署,不能说这些文件和部署没有一点作用,但总是好景不长。一些学校、一些地方也进行了许多积极探索,但问题仍在继续,在有些地方、学校甚至愈演愈烈。

  深入分析,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我们深知,开展这项工作很难,非上下统一思想不行,非下大决心不行,非采取坚决措施不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统一思想,不仅要统一教育系统的思想,还要统一全社会的思想。

  当前,我们的人才观存在偏差,“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这些延续了几千年的人才观仍在影响着社会,每到高考,“状元热”一浪高过一浪;我们的用人制度有偏差,招工用人过于看重学历文凭,甚至演绎到看重学生毕业学校;我们的评价标准有偏差,人们评价教育、学校、学生,往往看重的就是考试成绩和升学率。

  这些偏差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渗透到各行各业,影响到每一个人,其中又以教育系统为甚,其表现就是激烈的应试教育,许许多多的教育行为都变成了应试行为,而过重的课业负担则是激烈应试教育的衍生物。

  作这样的分析,不是推卸教育部门及学校的责任,只是想说明解决这一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毫无疑问,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社会上关于教育的种种偏差,也都和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直接关系。

  问题的严重性是,迄今为止,我们不少地方和学校并没有认识到课业负担过重对中小学生的危害性,反而认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的将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一些地方和学校才乐此不疲地变着法子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家互相竞争地增加学生负担,增加了作业、增加了考试还不够,还要搞各种形式的快慢班。这样搞下去,我们的孩子怎么受得了?孩子没有了休息时间,没有了学习选择权,没有了快乐,结果是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学习兴趣和愿望受到严重影响,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受伤害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我们的教师,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在不少学校和地方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受伤害的还有我们整个教育系统,党的教育方针无法得到深入落实,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无法得到深入落实,素质教育主题地位无法得到深入落实,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培养创业创新人才无法得到深入落实。

  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要先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多想想孩子的喜怒哀乐,多想想孩子的承受能力,多想想孩子的未来发展,从孩子出发,进一步深化对课业负担过重危害性的认识,自觉地坚决地与一切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作斗争,下决心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尽管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我们每个人、每所学校力量都十分有限,尽管单凭教育系统的力量也不足以根本解决这个问题,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有所作为,能够有所作为,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潜下心来教书育人。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对社会、对教育系统来说,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考虑到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现阶段我们首先要解决教育系统内部一些突出的管理问题,概括起来就是,要求各地各类初中和小学必须切实做到“六个严格”:一是严格开设课程,所有中小学都必须依法依规开设课程,不得随意加大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尤其是要坚决防止和杜绝搞两张课程表等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二是严格控制作业量,今后教师布置作业,自己首先要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作业不能布置给学生做;三是严格控制补课,诚然这方面社会上违规问题比较严重,但我们首先要抓好自身;四是严格规范考试管理,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不得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为标准对学校、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五是严格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小学生、初中生在校上课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住校生晚自修每天不得超过2课时,学生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六是严格规范招生秩序,义务教育阶段任何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

  抓“减负”既要治标,更要治本。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研究课程改革完善方案,降低课程难度,减少必修课,增加学生选课机会,把职业教育的一些课程适当引入普通教育,增加能力性学习,从结构上改造普通中小学教育,突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强化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进一步研究深化高考制度改革,在考试上切实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性训练内容,逐步增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统一高考招生录取中的作用,逐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进一步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培训制度,全面构建5年一个周期的中小学教师专业轮训制度,增加教师对培训课程的选择权,强化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的竞争性,帮助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有力有效的制度保障。当前,在应试教育尚不能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谁都在担心,自己“减负”了,别人会不会“减负”,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制度。

  从制度上切实保证“减负”要求的实现,必须建立“六大制度”保障:一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制度,重点是规范命题,控制命题难度;二是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各地每年都必须向社会公布辖区内各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三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度,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每学年都要与学校校长签署规范办学责任书;四是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征求意见会议,听取学生和学生家长意见;五是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每所学校在每学期开学一周内要向师生公布课程安排等情况;六是家校联动制度,不断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责任。推进“减负”,家长是重要方面,我们要向广大家长多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此来减少家长的疑虑和担心,增进家长对“减负”的理解和支持。

  为了确保“减负”各项要求和相关规章制度的落实,我们还要切实加强督导、督查工作,各级督导机构都要把“减负”作为突出任务来抓,充分运用“督学”和“督政”这两手,督促和检查“减负”措施的落实;要进一步完善与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相关联的奖惩措施,定期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对教师和学校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作为对各地教育科学和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持久战。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最为重要的是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大家一起坚持下去,横下一条心,集体“裁军”。 我们要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有利于“减负”、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教师专心致志教书育人的宽松教育环境,不以考试成绩论英雄,不以状元和高分考生多少论高低。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