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北京市海淀等三区几十所民办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陆续接到学校关停的通知。为避免这些孩子因此失学,三区教委制定了分流学生安置方案。开学日期临近,“不让一个孩子失学”的承诺是否能兑现?到底有多少孩子已经安放好自己的课桌。
家长:找学校成“头等大事”
23日上午10点,北京市大兴区一家打工子弟学校的总务处挤满了前来报名的家长。“实在是满了,我们的教室不够,坐不下这么多学生……”“你们能不能再想想办法,孩子不能没学上啊。”“孩子也可以去海迪学校,他们还能接收。”“那个学校离这太远,实在没法接……”
这样的对话一直在重复。负责招生的老师面露难色,其办公桌前紧紧围着十几名家长,面容急切。该老师表示,学校容量有限,只能劝说家长们去尚有接纳能力的学校报名。
今年暑期,位于北京大兴、朝阳、海淀区城乡接合部的几十所打工子弟学校相继收到关停通知,为孩子重新找个学校,成为不少外地务工者的“头等大事”。
事实上,为了不让这些孩子失学,三区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努力安排相关学校接收愿意在京继续接受教育的随迁子女。海淀区、大兴区教委正有序开展分流安置工作,海淀区政府将专项投入900余万元,用于校舍修缮、改造,搭建临时教室,配备课桌椅,增加配备师资144名。
此次朝阳区共分流4574名学生,该区出台3项措施增加学位,包括对周边公办校挖掘潜力;增加委托办学学校数量,整合出6所公办校校所,进行委托办学;对已开办的委托办学学校进行改扩建,增加学位。通过这些途径,该区已准备共计5300多个学位,可容纳所有分流学生。记者采访北京市朝阳区教委社会力量办学科科长周滢了解到,截至8月24日中午,该区已对3650名学生进行了登记分流,其中3089名学生完成了录取手续。
打工子弟家长对于孩子进入公立校读书十分盼望,但实际困难也不少。做服装生意的外地打工者杨维义的儿子原来所在的新时代学校离家仅几分钟,最近关停。“其他学校都太远。我每天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11点,接孩子有困难。”
记者24日在北京市昌平区经纬学校看到,这所打工子弟学校已于23日开学,每间教室都坐得满满当当,一个班有四五十个孩子。该校校长李俊山说,他们近期也接收了来自海淀区关停打工子弟学校的部分学生。
据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公益网站创办人张志强分析,保证所有孩子分流到公立学校比较困难。一是部分务工人员很难办齐“五证”;二是部分学生因与城里孩子有差距,不愿去公立学校;三是公立学校不一定在居住地附近,家长接送孩子成为问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