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这对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是应对诸多困难和挑战,推进教育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的必然选择;是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的关键举措;是转变教育行政与管理职能,提升教育行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能力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教育监控与评价方法体系,形成了适合国情的教育评价实践模式,同时存在评价组织体系不够健全、标准体系不够完善、评价内容不够全面等问题,亟需科学地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提高质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提出,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这对推进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现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但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相比,教育质量上的差距仍然较大。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亟待推进,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亟需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支撑。
当前,我国教育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从总体来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今后教育的发展重点,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国家的发展、人民的期盼,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确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制定完善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体系。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即教育质量的高低优劣,要通过可参照和检测的标准来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要素诸如教育制度、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过程的合理程度,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程度等,最终落实到教育质量标准的尺度上,成为评价和衡量教育质量高低优劣的根本依据。作为根本性的教育规范,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水平,实际上也反映了国家教育发展的水平。
教育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多次在有关文件中强调要重视教育质量,教育质量保障成为我国的一个政策性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长期以来,教育质量被演化为“升学率”、“学业成绩”、“行政绩效”等,师生真实的教育需求被忽视,根本利益和发展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种教育“质量”意识和工作思维使得“分数主义”、“达标主义”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盛行。教育质量标准的构建,将不仅有助于对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求的教育质量的追求,而且也将在处理教育公平与效率、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等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质量文化。
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制定教育质量标准,有助于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教育部门管理制度和活动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有助于推行民主管理和监督,有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有助于推动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与方法,最终保证和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标准是配置教育资源的手段。以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式和手段,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已越来越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基于标准的教育资源配置,给人们提供了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基本准则,可以减少教育内外部之间、教育系统内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在人、财、物、事、时空上的摩擦和掣肘,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教育优先地位的落实,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和根本规范,对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是教育质量国家管理机制确立和完善的重要标志,加快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步伐,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将产生根本性的推进,预示着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更加理性,走上更加科学的发展轨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